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高效脫硫讓藍天不再借“風”重現

時間:2013-02-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濕法高效脫硫及硝汞控制一體化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成功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濕法高效脫硫及硝汞控制一體化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脫硫效率突破99%,為電力行業“十一五”減排任務的提前完成提供了技術支撐

獎項描述

濕法高效脫硫及硝汞控制一體化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成功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濕法高效脫硫及硝汞控制一體化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脫硫效率突破99%,為電力行業“十一五”減排任務的提前完成提供了技術支撐。

重大突破

針對我國復雜多變的煤質特性,將脫除燃煤電廠煙氣中的硫、硝、汞等污染物的各種凈化塔合成一個塔,在高效脫硫的同時,實現了各種污染物的一體化協同控制。

應用前景

目前,項目成果已在含1000兆瓦級的燃煤機組上實現了規模化應用,累計推廣110多套。推廣工程數據顯示,預計每年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硫160萬噸、氮氧化物5.5萬噸、汞8.9噸。

今年1月以來,我國華北、黃淮、江淮、江南等中東部大部地區相繼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部分城市空氣已達重度污染,PM2.5監測指數接近或達到頂峰數值。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能源以煤炭為主,其燃燒會產生諸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量的煙氣污染物,它們是PM2.5的前體物,會轉化成硫酸鹽、硝酸鹽,并形成二次PM2.5,造成了日益突出的城市和區域大氣復合污染,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污染物減排形勢十分嚴峻。

鑒于國外常用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分別脫除的組合治理方案,存在煙氣凈化系統復雜、占地面積大和投資運行費用高等問題,以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系、浙江藍天求是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等為單位的項目組,針對濕法一體化脫除燃煤煙氣中硫、硝、汞的關鍵科學問題,展開了機理、關鍵技術、技術集成、工程示范及產業化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并于2012年榮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

完成規模化產業化推廣應用

濕法高效脫硫及硝汞控制一體化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在多效復合添加劑、高效吸收塔及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工藝包等多方面取得了實質性創新和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濕法高效脫硫及硝汞控制一體化關鍵技術與成套裝備,脫硫效率突破了99%,且可協同控制氮氧化物和汞,并實現了規模化產業化推廣應用,為電力行業“十一五”減排任務的提前完成,以及“十二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減排約束性指標和汞控制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技術支撐。

項目裝備研發實現低價高效

據了解,國家“十二五”提出的新的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標準比德國還要嚴,并且首次將重金屬汞列入環保標準。但是,要改造現有的燃煤機組面臨成本高、占地面積大等困難。

國內首批脫硫示范項目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試點,因引進國外脫硫技術和進口設備,每千瓦脫硫投入費用在1000元左右,有些脫硫項目每千瓦的投入費用甚至高達2000多元,而濕法高效脫硫及硝汞控制一體化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的裝備,每千瓦投資僅為200元左右,而且效能大大高于國外進口的技術和設備。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