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低制造成本,解決用工嚴重不足等口號的呼喊下,近年來機器人產業在全世界范圍內興起。中國作為世界工廠,面臨的形式更是尤為的嚴重。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工業機器人的裝機量約占全球的1/8,僅次于日本、韓國,預計2015年中國的裝機量會超過這兩個國家,成為世界上使用工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各大廠商也是看到了中國市場的這一機遇,各顯身手搶食“蛋糕”。
目前就機器人廠商方面,國外廠商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市場份額。這其中包括瑞士的ABB、日本的FANUC(發那科)、日本的YASKAWA(安川電機)、德國的KUKA(庫卡),這些公司都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連同其他進口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八成以上,而且前三家在全球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均突破了20萬臺。據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官網介紹,FANUC機器人產品在在中國占有23%的市場份額。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場工業機器人的產業化變革正在向我們走來,一個“家家都有機器人、廠廠都有機器人”的時代或已不再遙遠。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國內廠商自然不會放過,雖然目前國內從事工業機器人企業生產的企業中,規模大、品牌響的企業還不多,骨干企業還較少,但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目前國內做機器人的主要公司有: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哈工大海爾機器人有限公司、豐裕電機工程有限公司、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等。下面我們就看看國內工業機器人廠商的發展現狀。
沈陽新松機器人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松公司)是由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于1999年實施部分轉制,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作為主發起人投資組建的高技術公司,是國家“863計劃智能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科技部命名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也是國家計委命名的“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同時新松機器人也是國內首家機器人公司。
新松機器人自2000年成立伊始,一直引領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化基地。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臺工業機器人樣機、中國第一臺AGV自動導引車、中國第一臺焊接機器人、中國第一臺潔凈(真空)機器人、中國第一臺政務機器人、國產機器人批量實現出口等先進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結束了機器人沒有出口的歷史。目前,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工業、交通、能源、軍工、民生五大產業領域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態勢。
作為國內惟一一家機器人上市公司,新松已形成工業機器人技術及裝備、自動化成套技術裝備、倉儲物流自能力,2011年銷售收入為7.8億元,堪稱中國機器人的龍頭企業。為了更加有效地占據工業機器人這一動化技術及裝備等制造新興市場,新松目前正在國內進行產業鏈布局,形成研發、生產、銷售等完整的體系,分布南北兩地。除了廠區面積200多畝之外,新松還在新建的沈陽渾南新松智慧園設立了工業機器人的研發中心、數字驅動中心、制造中心、互聯中心及成套裝備中心等,占地380畝。另外,在浙江蕭山臨江工業園區,新松投資建設南方研究創新中心及產業化基地,占地435畝,包括新松南方中央研究院、國家機器人工程技術分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等,建設激光產業鏈、機器人及潔凈自動化裝備生產線及工業物聯技術及應用等。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新松機器人表示由于中國處于經濟轉型升級階段,將來工廠自動化的程度會越來越高,而機器人的應用也將更加廣泛,而且未來機器人的工作效率高、柔性大,可滿足多品種、小批量和產品需經常更新換代的現代柔性生產模式,同時批外企進入中國,同時使用機器人還可以降低成本,是解決目前我國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的不二選擇,所以公司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前景非常的看好。
新松表示,這幾年工業機器人的銷售增長都在45%以上,未來中國市場將處于一個行業的爆發期。
針對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新松十年來一直扎根于機器人的研發與制造,并逐漸打造出自己的特色。新松表示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式將是:第一,不以低價,而是以合理的價格向市場推廣機器人;第二,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具備機器人的綜合配套以及集成能力,并能提供售前、售后的技術支持;第三,新松不是單一的機器人生產公司,而是擁有品種豐富的一系列產品。
在市場布局方面,新松目前市場布局的主要方針是做好國內,兼顧國際市場。新松表示,公司將用3~4年的時間做好技術和產品儲備工作,為將來的出口,以及國際合作打好基礎。
哈工大海爾機器人
提起哈工大機器人,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在春晚舞臺上1分27秒的舞蹈節目《玩具總動員》,在上海東方衛視出演以《四小天鵝》和《嘻唰唰》為主打歌的兩支機器人舞蹈,成為“唯一沒有人表演”卻能晉級的節目。這可都是哈工大自主研制的機器人產品。
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創建于1986年,是我國第一個建立機電控制及自動化(現機械電子工程)學科博士點的單位,具有機械、電子、自動控制、計算機等多學科交叉的優勢,是哈工大“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之一,公司自成立伊始,就專注于自動化設備、工業機器人應用工程、直角坐標機器人及智能服務機器人幾大類高科技產品的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經過幾年的研發歷程,已掌握了多項機器人產品關鍵技術,擁有8項專利。
作為專業的研究機構,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涉及的領域非常的廣泛,也一直代表著國內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水平。哈工大研制的機器人可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醫療、家用等領域,其研制的仿人機器人還獲得過歐盟大獎。
在工業領域哈工大研制的海帶打結機器人可以把工人從惡劣的勞動環境中解放出來,目前該樣機一分鐘可以打15個海帶結,打結成功率超過90%。同時也研制出了以點焊機器人為代表的一系列國內領先的機器人產品。
在醫療領域,哈工大發明的醫學實驗室機器人系統可完成醫學實驗室的無人化操作,并可替代醫護人員在高危病毒研究室里的工作,減少傷害。其研制的納米高精密微驅動機器人能對細胞和染色體進行“顯微手術”,并能在微電子、精密加工、通訊光纖對接等精度要求較高的領域一顯身手。
在家用機器人領域,哈工大研制出的家用保安機器人具有陪護老人、照看兒童、家庭娛樂、清潔服務、家庭管家等多種功能,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就可對它進行控制;智能清掃機器人屬國內首次開發的智能清掃機器人,它不但能自動尋找充電站對接充電器后自動充電,而且還能自動尋找覆蓋路徑。由哈工大研制的導購機器人于2005年6月15日亮相哈洽會,它可以自主行走,進行簡單的人機對話,幫助你引路導購。
在仿人機器人方面,2006年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與德國宇航中心合作開發的具有多種傳感功能的新一代機器人靈巧手在哈爾濱問世。該項技術一度獲得了歐盟機器人技術轉化獎,其代表了歐盟對機器人技術領域的最高獎項。
博實自動化
博實自動化是由哈工業大學創辦的高新技術股份制企業,是哈工大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入園企業之一。
公司以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為技術依托,致力于工業機器人、教學機器人、柔性制造系統(FMS)、自動化物流系統(MPS)、精密定位和精密測量領域產品的開發,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機電一體化教育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基地。
博實自動化的機器人產品主要包括:教學機器人、柔性制造系統。自動化物流系統、教育娛樂機器人、AGV小車、MAC運動控制卡等。其自主研發的RB200型垂直多關節機器人是一種仿人操作、自動控制、可重復編程、能在三維空間完成規定作業的機電一體化生產設備。它可根據不同的物料包裝、堆棧順序、層數要求等進行參數設置,實現不同類型的物料包裝碼垛作業。
博實自動化2012年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但是圍繞著公司的上市,卻引發了業界對公司的財務及生產狀況的質疑。
被疑偽高新。據博實自動化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博實自動化是哈爾濱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但根據公司的財報顯示公司2009-2011年費用化的研發支出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5.79%、4.68%和3.90%,呈逐年下降趨勢,且去年這一比例恰好剛剛超過3%,勉強達到“高新技術企業”的標準。而且公司在風險因素中披露,在技術創新風險中,公司存在著“研發投入不能有效轉化為產品成果”的風險。也就是說公司自稱會加大研發投入,然而,一方面我們看到的事實是研發投入占同期營收的比例越來越小,另一方面公司又稱投入的研發費用可能無法轉化為相關成果,也就是說,再多的研發投入也不一定能保證公司所謂的技術領先。
與哈工大的關系撲朔迷離。博實自動化在招股書中多次聲稱,自身擁有的多項核心技術是“自主研發”,但查找了大量資料后發現實際公司大量存在與哈工大“聯合研發”的情況。博實自動化深厚的哈工大背景,使其逃脫不了身為哈工大校辦企業的質疑。而校辦企業往往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公司在人員配置上往往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高校優質的人力資源和專利技術可以堂而皇之地裝進公司。其研發專利到底屬于誰,難以確定。
廣州數控
提起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在數控系統乃至機床行業鮮有人不知,廣州數控已經連續12年蟬聯國內數控系統行業銷售額的第一位。但是說到機器人領域我們可能還有些陌生。事實上廣州數控涉足工業機器人制造領域已經有6年了。廣州數控的董事長何敏佳曾就說,依托20多年的數控技術積累,公司從2006年底開始進行工業機器人研發,現已經研制出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工業機器人,其中8公斤搬運機器人已實現小批量生產。
2007年,身處華南機械加工中心腹地的廣州數控,敏銳地感受到一些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包括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工廠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等,廣州數控意識到公司如果只做數控系統,規模難以做大。而打造工業領域的完整產業鏈,增加產品的附加值,這才是公司的戰略思路所在。于是在2007年,廣州數控投資2000萬元,集中50多名科研人員開始研發工業機器人。到2010年,進入小批量生產。至今,廣州數控已經能夠實現系列化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包括3kg、8kg、20kg、50kg搬運機器人和120kg、200kg碼垛機器人,能夠應用于搬運、裝卸、焊接及噴涂等工序,以實現多種生產工藝的自動化需求。目前公司正在開展400kg碼垛機器人的研發,并已初步投入市場應用。同時,分揀機器人生產線也正在試驗之中。
在廣州數控,有兩個研發室專門負責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并設有一個機器人總部。除此之外,公司共有8個研發室,500多位技術人員,配合這兩個專業研發室進行一些機器人功能部件的研究。而機器人總部主要負責工業機器人生產、工藝、銷售、售后等方面的服務。據了解,廣州數控目前承擔國家863項目工業機器人與專用電機方面的研究,并是國家機器人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
在產品研發方面,廣州數控獨創了一種他們自稱為“并行研發”的模式。即每種產品研發的項目,公司都會同時安排2~3個研發室交叉進行研究。這樣不僅提高了產品研發的速度和水平,并形成了有效的內部競爭機制。而且在產品的推廣上,廣州數控也是采用先大量在公司車間里使用,在向市場推廣的獨特模式。
據了解,廣州數控目前正在打造一個“百千萬工程”,即300人以上的研發隊伍,千人的研究院,1萬平方米的中試基地。在規模化方面,廣州數控的打算是今年生產400臺工業機器人,而計劃到2015年,要完成1000臺工業機器人的生產,以后還將實現1萬臺的規模。廣州數控表示公司在工業機器人方面的遠景目標是要打造一個南方的機器人工業制造中心,用10年的時間追趕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