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0多年里,發達國家先后完成了工業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資源,特別是能源資源。當前,一些發展中國家正在步入工業化階段,能源消費增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為世界能源市場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被破壞的代價,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映強烈。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國家已將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定為基本國策,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必須堅持的方向。
為全面提升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能力,有效支撐我市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我市深入實施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大力做好節能減排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加快技術推廣和應用示范,為全市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充分發揮政府科技資金的引導作用
在各種科技計劃中,優先考慮節能減排。在科技項目資金安排上設立了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和資源高效利用項目。
一是在節能減排方面,重點支持的“包鋼鐵礦粉復合造塊新工藝”項目已經投入工業化生產,入爐焦比下降3.1%,渣比降低9.3%,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針對在線生產電解槽實施的節能新技術,有效解決企業普遍存在的能耗高、污染重的問題;“稀土氧化物電解節能環保技術開發”項目,使稀土金屬的電耗由9.5度/公斤以上降至8.8度/公斤,最終降低到8.5度/公斤以下,尾氣實現達標排放;針對現有稀土精礦采用濃硫酸高溫焙燒、“三廢”排放量大,難以治理回收、放射性污染嚴重等實施的“包頭稀土精礦連續堿分解生產工藝技術開發”項目,研究開發包頭稀土礦連續堿分解工藝及設備及復雜體系中稀土、釷、氟等回收分離工藝,從工藝源頭徹底解決稀土濕法分離企業的“三廢”污染問題。
二是在資源高效利用方面,圍繞包鋼集團年處理600萬噸氧化礦生產線實施的“資源綜合回收工藝優化技術研究”項目,可對鐵、稀土、鈮、硫、螢石、鈧等6種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和回收,完成后預計尾礦資源綜合回收產值超過50億左右,效益超過20多億;開展的“新型永磁材料關鍵制備技術的研制”,減少了磁體中釹、鏑、鋱的用量,促進稀土資源的均衡利用和高質化利用;“從包鋼選礦廠尾礦中回收螢石精礦及制取氫氟酸技術開發”項目首次從尾礦中回收出氟化鈣,并制備氫氟酸產品;“尾礦-粉煤灰微晶玻璃管材的產業化技術開發項目”利用包鋼稀選尾礦和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為原料制造微晶玻璃,可消化大量的粉煤灰及尾礦;“包頭稀土鈮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和“露天礦境界外駐留礦體礦采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白云鄂博鈮資源回收品位較低、回收率較低的問題,實現了白云鄂博鐵礦境界外東介勒格勒難開采礦體的安全、高效、低成本開采,促進我國鈮及鈮鐵產品的開發利用。
積極開展節能減排技術的示范認定工作
為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按照《包頭市節能減排示范技術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我市每年都公開征集節能減排示范項目,對成功應用于我市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環境等方面先進成熟的工藝技術(成果、工藝、設備、材料等),應用效果顯著、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推廣應用價值的技術進行認定,并給予適當的科技經費補貼。征集公告在科技局網站發布,現已認定節能減排示范技術24項。今年的節能減排示范技術認定工作正有序進行,項目征集工作已完成,進入專家評審及認定階段,預計可新增節能減排示范技術5項。
節能減排科技開發工作是我市科技工作的重點,在今后的一段時期,我市將進一步加大對節能減排科技項目的支持力度,繼續設立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專項,引導、鼓勵企業大力開發清潔生產工藝,開展低碳技術開發,高效集約利用資源,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