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土部表示礦業權繼續向民資全面開放

時間:2011-11-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1月7日消息,繼去年“新非公36條”明確將向民資逐步開放礦業市場后,國土部副部長汪民在昨日舉行的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表示,隨著礦業市場投資增速的加快,將繼續向民間資本全面開放礦業權市場。

  11月7日消息,繼去年“新非公36條”明確將向民資逐步開放礦業市場后,國土部副部長汪民在昨日舉行的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表示,隨著礦業市場投資增速的加快,將繼續向民間資本全面開放礦業權市場。但業內人士分析,在礦業權整合的大背景下,除了礦業市場本身過高的投資門檻之外,政府主導礦業整合所帶來的政策風險、對新投資領域法律的認知“盲區”和地質資料的真實性等將會是民資進入礦業市場將要面臨的考驗。

  在礦業投資增速不斷加大的同時,我國的地勘單位卻面臨手握豐富資源,苦于資金匱乏,無法形成競爭力的尷尬局面。而在近幾年“探礦熱”的持續升溫讓民資有了進入的沖動,國內樓市調控、股市低迷、實體經濟發展不暢等因素也讓過于充沛的資金違規流向礦業領域,并導致了不少探礦權違法私下轉讓的情況,探礦權交易市場較為混亂。

  對此,汪民表示,國土部將進一步落實向民資的放開政策,其中已經審議通過了《關于建立健全礦業權有形市場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轉讓的意見》等文件,并加快推進礦業權審批制度改革,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同時深化推進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全國省、市兩級礦業權有形市場體系。

  事實上,早在去年5月,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非公36條”,其中明確提出將逐步放開包括礦業、能源等壟斷領域。

  國土部信息中心研究員劉樹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除了投資成本較高以外,民資在國內進入礦業主要存在政策、法律以及地質資料真實性三方面的風險:所謂政策風險主要是指政府主導的礦產資源整合,盡管資源整合的本質其實是為了從產業發展及安全角度規范市場,但在此前部分地方的整合過程中也出現了對既有民間投資并不穩妥的補償。其次,由于礦業投資涉及14類的證件審查,并不熟悉行業的民資剛剛介入時,存在法律盲區,容易受騙。至于地質資料,便是礦產所在的區域是否屬于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待建區等。“一旦處于自然保護區,或者即將成為保護區,那投資者有可能會被隨時終止開采。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