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0日UPS(UPS,66.90,+0.33%)今天發布了2010年《UPS亞洲商業監察》(Asia Business Monitor, ABM)調研報告。報告主要顯示了亞太地區經濟增長前景被寄予全新的樂觀態度,大部分中國中小企業選擇亞太地區為其業務發展的重心。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中小企業在亞太地區的業務量達78%,而在歐洲和北美的業務量僅分別為10%和6%。此外,70%以上的中國中小企業將亞太地區列為貿易增長前景最佳地區及其未來三年內業務擴展的首要地區,表明了對亞太地區發展潛力的堅定信心。
作為一年一度的地區性商業調研報告,《UPS亞洲商業監察》就整個地區中小企業對經濟是否樂觀、是否存在問題、困難及機遇等方面對中小企業決策者做出采訪。本年度的調查涵蓋了13個市場的1,350家中小企業, 包括中國、澳大利亞、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臺灣、泰國和越南。
UPS中國區總裁黎松江先生表示:“本年度的《UPS亞洲商業監察》顯示出了人們對經濟持續復蘇的堅強信心,這種信心在亞太地區尤為明顯。事實上,今年前兩季度UPS在中國40%以上出口量的業績增長,就已經充分體現了我們在亞太地區強大的發展潛力?!?/p>
2010年《UPS亞洲商業監察》調查結果再次肯定了中國中小企業的競爭優勢,78%的其他國家受訪企業認為中國的中小企業與自己國家的相比,“極具競爭力”或“更具競爭力”。
關于中國中小企業對自身競爭力的認知,四分之一的中國中小企業將“靈活性”列為與跨國公司競爭的主要優勢。相比之下,亞太地區的其他大部分國家則傾向于將“更出色的服務或質量(18%)”和“提供更優惠的價格(14%)”列為首要不同之處;而價格和服務因素則被中國中小企業列為主要競爭優勢的第二和第三位。
本年度《UPS亞洲商業監察》還揭示了中國中小企業如何建立并保持其競爭力優勢,即對企業內部創新思維的高度重視。90%的中國中小企業將“創新”列為提高其競爭力的首要因素。然而,68%的中國中小企業將創新列為其企業缺乏的因素,這說明他們認為在此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
鑒于世界經濟持續復蘇,中小企業將在發展創業文化和創新精神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這對刺激整體經濟活動相當重要。許多公司已經開始認識到合格人才對維持企業可持續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合格人才”被中國中小企業列為影響企業可持續創新的首要因素,其次是 “核心競爭優勢”和“研發”。
然而,除了創新因素以外,2010年《UPS亞洲商業監察》受訪者指出,盡管對經濟復蘇普遍持樂觀態度,成本和人力資本留存與報酬仍是很多中國中小企業實際關注的問題。
同時,受調查的中國中小企業中,有四分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將供應鏈管理視為削減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近80%的中國中小企業認為需要通過改變供應鏈以提升其競爭力,其中26%認為要“注重減少運輸和分銷成本”。
黎松江先生補充說:“運營成本被普遍認為對企業的成長構成障礙。適當的供應鏈管理策略和實踐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消除這些障礙,在新行業中探索商業機會,也是促進企業業務發展、加速全球化的主要動力。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UPS亞洲商業監察》顯示,整個亞太地區的中小企業越來越重視供應鏈管理對企業在當地和全球范圍內建立競爭優勢的實際影響?!?/p>
2010年《UPS亞洲商業監察》中其他要點包括:
對中國中小企業來說,2010年的前景很樂觀
2010年《UPS亞洲商業監察》受訪者顯示出對經濟繼續復蘇持續升溫的樂觀態度。65%的受訪者認為2010年其公司前景優于2009年。此外,中國一半以上的受訪者預期該地區經濟增長前景良好,另有34%預期經濟增長保持去年的水平。僅有12%的中小企業認為本年度經濟將衰退,而去年這一數字高達61%。
中小企業計劃增加人力規模,實現業務有機增長
衡量業務成功的一個有效指數是一個企業是否愿意提升人力規模。47%,或者說幾乎一半的中國中小企業表示他們將在2010年“增加至少10%或以上的勞動力”,而2009年這一數字為35%。雖然中小企業在吸引優等人才方面可能存在困難,但系統靈活性和發展潛力等優勢,使企業可以提供與自身組織結構相協調的激勵措施。
業務起飛面臨的障礙
與創業時相比,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較少。70%的受訪中國中小企業認為他們經歷過融資問題,49%指出“處理申請過程中的官僚作風和繁復手續”是最常見的問題。
雖然如此,2010年似乎是中國中小企業前景良好的一年。調查結果表明,整體而言出現融資問題的中小企業數量大幅下降。將近三分之一(30%)的受訪者表示在企業融資方面“沒有遇到問題”,而2009年這一數字僅為17%
國外市場更為廣闊
中國中小企業似乎急切探尋國外市場的商業機會。近半數(高達46%)的受訪中國中小企業認為“市場增長/企業進入其他地區/海外市場/海外資源”是解決現有困難的最大機遇。
考慮到金融服務業發生的變化,中小企業眼中的行業機遇正在轉變
全球經濟危機給金融服務業帶來了重大沖擊,包括中國中小企業在內的眾多企業,在尋找新機遇的過程中也在觀望其他產業。中小企業認為建筑業(34%)、IT業(28%)和制造業(25%)這三種產業將成為未來3至5年間中國的關鍵經濟支柱。
這與最新的全球統計相符,據世界銀行的一項評估報道,現在起到2015年止,中國的新建筑施工幾乎將占世界的一半。此外,《環球建筑觀察》和《牛津經濟》預測,中國將在2018年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業市場。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