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多晶硅產業沒賺頭業者轉戰薄膜太陽能產業

時間:2010-03-0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有多家業者亦計劃在四川總計投資人民幣230億元興建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薄膜太陽能儼然成為業者新的避風港

  由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籌劃興建、耗資人民幣12億元的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將于四川省成都雙流縣舉行奠基儀式。據了解,另有多家業者亦計劃在四川總計投資人民幣230億元興建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薄膜太陽能儼然成為業者新的避風港,外界憂心業者一頭熱,恐成為多晶硅產業的翻版。

  該公司制造部副部長程道振表示,相較于多晶硅,薄膜太陽能在生產、成本、技術、環保等方面皆具優勢。按該集團規畫,此生產基地將于2010年年底完工投產。

  僅不到1年的時間,多晶硅價格便從最高將近每公斤500美元跌至每公斤50美元,歷經一段時間盤整,多晶硅業者仍未見產業春天到來。四川某知名多晶硅廠高階主管表示,農歷春節前多晶硅價格已跌破每公斤50美元,目前大家還是處于虧損狀態。

  截至2009年上半,大陸境內已在籌建、計劃籌建的多晶硅生產規畫超過50個;投資規模逾人民幣1,300億元;產能估計將超過23萬噸。單單四川省的多晶硅產能就達1.4萬噸,而全國多晶硅需求量約3萬噸左右。

  有關多晶硅是否產能過剩的問題曾引發多方爭論。2009年9月大陸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曾正式發布通知,將多晶硅產業列為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行業,并將多晶硅定位為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產品。

  四川省新能源促進會相關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大陸國內多晶硅業者只能生產工業級的粗硅產品,出口后經國外技術加工,再進口到國內,利潤都為被國外企業拿去。

  因業績欠佳,四川已有部分多晶硅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而新光硅業、天威新能源等公司則加緊完善整個產業鏈,以降低成本。由于產業景氣低迷,業者遂將目光轉向薄膜太陽能電池。據悉,天威保變、無錫尚德等公司皆已投下巨資。

  市場調查公司DisplaySearch調查指出,2005年全球晶硅太陽能電池產能比重高達95%,其余為薄膜太陽能電池,然至2009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產能比重已增長至20%以上。

  看好薄膜太陽能產業,旭雙太陽能公司亦開始大舉征才,準備投入市場。據了解,旭雙太陽能由成都工投、成都西航港建投、河北東旭投資集團、北京泰軼斯太陽能此4家公司合資設立,其中,東旭投資集團和泰軼斯太陽能共持有51%股份。

  程道振指出,雙流專案總規劃用地400畝,1期總投資為人民幣12億元,2010年底前將興建2條薄膜太陽能生產線,總產能為60百萬瓦(MWp)。

  分析人士指出,相較于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非晶硅薄膜太陽能具有成本低、技術成熟、污染較低的優勢。此外,薄膜太陽能適合大規模建設、家用建筑使用,但因目前多晶硅價格跌幅大,兩者成本相差不大。此外,薄膜太陽能的轉換效率不到10%,但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則在18%以上。

  業者一窩蜂地轉向薄膜太陽能產業,是否讓該產業成為下一個多晶硅產業,值得持續關注。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