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與趨勢

時間:2009-06-10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隨著全球化能源枯竭供應緊張、氣候變化形勢嚴峻,世界各國都認識到了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并對風電發展高度重視,世界風電產業得到迅速發展

  隨著全球化能源枯竭供應緊張、氣候變化形勢嚴峻,世界各國都認識到了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并對風電發展高度重視,世界風電產業得到迅速發展。 中國風電產業的開發現狀   中國風能資源十分豐富。根據國家氣象局的資料,中國離地10米高的風能資源總儲量約32.26億千瓦,其中可開發和利用的陸地上風能儲量有2.53億千瓦,50米高度的風能資源比10米高度多一倍,為5億多千瓦;近海可開發和利用的風能儲量有7.5億千瓦。   盡管資源比較豐富,但中國風能資源分布與電力需求仍存在不匹配的情況:東南沿海地區電力需求大,風電場接入方便,但沿海土地資源緊張,可用于建設風電場的面積有限;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風力資源豐富,可用于建設風電場的面積較大,但電網建設相對薄弱,且電力需求相對較小,需要將電力輸送到較遠的電力負荷中心。
  海上風能資源豐富且距離電力負荷中心很近。隨著海上風電場技術的發展成熟,發展這種技術在經濟上比較可行,因此發展前景良好。   隨后,國家又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發展風能發展的政策措施,為風電制造的發展進一步掃清了障礙,中國風電產業顯示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勢頭。 風電設備制造技術發展趨勢   風電機組制造是風電場建設的重要環節。目前,一方面由于風電項目規模較小、規?;幻黠@,使得國內風電產業投資構成中除風電設備外的其他費用所占比例較大;另一方面是風電機組的價格較高,在很長一個時期內風電機組主要依賴于進口。因此,要降低風電建設的費用,一方面要擴大風電建設規模,另一方面需要解決風電設備制造國產化的問題,大力發展國產風機。   風電設備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單機大容量、變槳矩、變速恒頻、直驅式。目前國外主流風電機組已達到兆瓦級,采用的是變槳變速的主流技術。中國國內風機整機制造企業已基本掌握的是兆瓦級以下風機機組的制造技術,技術類型為定槳定速技術,只相當于發達國家10年前的主流機型和技術。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的實施,風電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國際風電市場也是如此,風電機組設備及其零部件供不應求。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年將建成500萬千瓦風電機組,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按照每千瓦設備造價6000~7000元的估計,2006~2010年平均每年約有50億元的市場份額,年均增速超過30%;2010~2020年平均每年約有150億元的市場份額,年均增速超過20%。   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和巨大市場需求的刺激下,目前國內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或正準備進入風電機組制造業。為降低生產成本,使產品更具競爭力,同時符合中國政府對風電項目70%國產化率的政策要求,一些國際風電設備制造巨頭也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今后,國內風電設備市場在國內企業之間、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三大因素制約中國風電產業健康發展   來自全球風能委員會(GWEC)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630萬千瓦,占全球新增裝機的23%;總裝機達到1221萬千瓦,已占全球總裝機的10%。   但風電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存在隱憂。風電上網、設備質量及增值稅轉型等因素,已成為制約中國風電產業健康發展的三大瓶頸?!?   隨著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風電上網問題正變得日益凸顯。目前電網已成為制約風電發展的一大瓶頸。”   另據了解,受風力影響,風電相對不夠穩定,電網企業對接收風電的積極性不高,也被認為是造成風電上網難的一個重要因素。
  據介紹,此問題已引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的關注。張國寶指出,國家下一步將加大對大規模風電接入電網和風能資源規律進行深入的研究,按照“融入大電網,建設大基地”的要求,實現遠距離輸送電能,在更大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   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迅猛,但發電效率卻遠遠低于國際標準。有數據顯示,我國風電機組的平均利用率在20%左右,而國際平均水平在25%至30%之間。   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風電設備特別是風機的質量不夠穩定。近年來各種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比如質量不穩定、故障率上升、售后服務較差等等?!?   風電設備制造業無序發展的結果,一方面是魚龍混雜,導致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另一方面還將導致產能過剩,影響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第三,增值稅轉型是指由生產型增值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即企業購入設備的金額允許從銷售額中扣除。從國家層面而言,全國增值稅由生產型轉向消費型,針對第二產業的機器設備實施稅前抵扣,可為企業減輕稅收負擔。但這對地方財政而言,意味著大筆減收。   這項稅收政策的改革,對風電企業本身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因為風電的特點是購買設備投入特別大,設備進項抵扣后,風電企業成本就會下降很多,企業稅負減輕。但由于地方財稅減少,地方政府對發展風電項目的積極就會降低。最終實際上不利于整個產業的發展。 3萬億投資下的2020年目標:風能億千瓦太陽能千萬千瓦   5月12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梁志鵬在“再生能源金融論壇”上表示,新能源發展規劃的初稿已經制定完畢,并完成了向各地發改委以及相關企業征求意見的工作,目前交予各部委征求意見。在完成各項程序,并進行最后的修改之后,擇機出臺。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透露,本次新能源振興規劃與此前的多項產業規劃一樣,主要的內容是2009-2011年三年內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任務,“新能源振興規劃最大的特點在于內容非常具體,三年內具體目標和措施都將一目了然?!?   梁志鵬表示,由于發展勢頭迅猛,在振興規劃中,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發展目標相比2007年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將有顯著的提高。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   除了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核能之外,新能源汽車、節能建筑和新材料也將成為規劃的重點內容。 到2020年總投資超過3萬億   按照《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水電、風電、太陽能以及生物質能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區域。   風電的發展則將通過大規模開發,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實現設備制造國產化,盡快使風電布局具有市場競爭力。到2010年,風電規模將達到2000萬千瓦,在江蘇、河北、內蒙古、甘肅和吉林建立百萬千萬風電基地。到2020年,力爭在甘肅、內蒙古、河北、東北,以及江蘇沿海等地建立若干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   在太陽能方面,將在偏遠地區建設獨立太陽能電站和戶用光伏電源。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發展并網光伏電源,在資源條件號的地區建設大型太陽能電站。到2010年,太陽能發電將達到3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180萬千瓦。   而根據目前的發展速度,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速度大大超過了原有的規劃預期。梁志鵬表示,在新能源振興規劃中,各項能源的發展目標都將有“一個較大幅度的調整”,例如目前的風能規劃是到2020年,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而按照目前的新能源規劃來看,到2020年,則有望達到一億千瓦以上。   根據能源局提供的數據,水電新增裝機約1.9億千瓦,總投資約為1.3萬億元,風電新增裝機約10000萬千瓦,總投資約為9000億元,太陽能發電新增173萬千瓦,總投資約1300億元,太陽能熱水器新增兩億平方米,總投資約4000億元。另外,生物質發電新增2800萬千瓦,總投資約2000億元,農村用戶沼氣新增6200萬戶,總投資月1900億元。   根據以上數據測算,如果要實現2020年規劃目標,需要總投資約3萬億元。   梁志鵬表示,以民間投資為主。金融機構對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信貸支持水平將大大影響產業的發展狀況。 風電將進行特許招標   風電、太陽能發電成為新能源振興規劃的重點發展領域。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高虎表示,雖然都作為重點發展領域,但是由于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發展階段不同,目標也有所不同?!帮L電的目標是在市場規模上力爭突破上億千瓦,而太陽能發電則力爭突破目前的起步階段,爭取上千萬千瓦。”   梁志鵬表示,在將來的一段時期內,風電發展的重點將是大型風電基地的建設,和進行特許項目的招標。   其中,江蘇、河北、內蒙古、甘肅和吉林到2010年,要建立百萬千瓦風電基地。 據《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08》顯示,我國幅員遼闊,海岸線長,風能資源豐富且分布廣泛。內地及近海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約為10億千瓦,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內蒙古、新疆和甘肅河西走廊,以及華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區。   對于一直制約風電發展的風電上網電價的措施,梁志鵬表示,新能源振興規劃中也將有所涉及。同時相關的政策還將繼續討論和研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王金照表示,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相對于發達國家,具有成本優勢,相對于發展中國家,具有技術優勢。新能源振興規劃的出臺,除了解決能源以及氣候變化的問題,有利于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