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舉辦的京東11.11驚喜開放日活動上,京東汽車宣布聯合寧德時代旗下的時代電服和廣汽集團共同推出一款“國民好車”。很快,“京東造車”話題沖上熱搜。
隨后,京東回應稱,此次透露的新車是三方聯合推出,京東主要提供用戶消費洞察和獨家銷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環節。
通過京東回應不難看出,京東并非貿然貿然闖入整車制造的“紅?!?,而是通過輕資產模式,憑借自身核心優勢,在汽車后市場與智能出行生態中開辟新的增長曲線。
為何造車?
京東不斷入局新賽道,拓展新業務,是增長壓力之下的“破局”需求。
縱觀京東集團近年財報,其核心的零售業務雖保持收入增長,但增速已明顯放緩,進入平臺期。同時,盡管凈利潤有所改善,但電商行業的整體競爭已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
京東需要尋找一個足夠龐大、且能與自身基因結合的“第二增長曲線”來支撐未來的市值和投資者信心。汽車產業,作為一個規模高達十萬億級的市場,自然成為首選目標。
京東擁有穩健的現金流和充足的現金儲備,這為其進行戰略性投資和新業務拓展提供了堅實的財務基礎。
更重要的是,京東擁有數以億計的高價值用戶,尤其是京東PLUS會員(有資料顯示會員規模超5000萬)。這部分用戶通常具有高收入、高忠誠度、注重服務品質的特征,與汽車消費(包括購買、保養、周邊產品)的主力客群高度重合。而汽車的客單價高、決策周期長,與京東平臺用戶適配度非常高。服務好這批用戶的車生活,等于盤活了最有價值的存量資產,其變現潛力巨大。
手機之后,車可以說是最大的智能終端,誰能抓住用戶的用車需求,誰就能找到超級流量入口,就能掌握下一個十年的“流量密碼”。
意在“車”外
京東入局造車,表面來看,其最直接的目的和訴求是通過業務協同,為京東養車導流。但從長遠來看,或許隱藏著劉強東更大的“野心”,構建“車生態”的全周期價值閉環,成為未來智能汽車時代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和服務提供商。其核心意圖可能包括:
京東入局造成,最直接的木目標是為京東養成
? 補全消費場景,挖掘用戶終身價值。汽車作為家庭消費的“頂配級”產品,其購買決策與家電、家居、保險等高度關聯。京東意圖打通"買車-車品-養護-換購"的全周期服務。這樣不僅能提升高凈值用戶的平臺粘性(例如PLUS會員購車專屬權益),還能帶動周邊消費(車載電器、充電樁、延保服務等)。養車業務積累的用戶信任又能反哺整車銷售,形成“高頻服務帶低頻銷售”的生態循環,讓汽車用戶成為持續貢獻價值的生態成員。
? 延伸供應鏈價值邊界,賦能汽車后市場:京東作為以供應鏈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京東將C2M模式從3C、家居等領域延伸至汽車行業。利用其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物流網絡和數字化技術,整合目前高度分散的汽車維修保養市場,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和服務流量的聚合者。
京東養車已構建起規?;W絡。目前京東養車擁有近3000家自營門店與超4萬家合作門店,通過標準化培訓與SOP流程實現了服務能力的快速復制,為后續汽車銷售后的養護環節提供了落地支撐。
? 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搶占新能源賽道紅利:截至2025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約為58.1%,創歷史新高。
京東通過三方合作切入這一增量市場,既規避了自建工廠的重資產風險,又能借助廣汽的制造經驗與寧德時代的換電技術,快速推出貼合下沉市場的“國民好車”,爭奪萬億級市場份額。與新能源車企合作,提供線上直銷、線下交付、充電樁安裝、售后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
? 布局智能出行,形成技術長期協同:今年5月,京東注冊了“Joyrobotaxi”商標,這被視為京東正式進軍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領域,并計劃將Robotaxi車內空間轉化為“移動電商終端”,實現“線上下單、車內取貨”的即時零售閉環,從而構建一個全新消費場景。
京東在AI(智能客服)、物聯網(智能家居)、大數據(用戶畫像)等領域的技術儲備,可與智能汽車的車機系統、用戶交互功能深度結合(例如通過京東APP遠程控制車輛、同步家庭購物清單至車載系統),甚至為未來的自動駕駛物流場景鋪路。
京東造車,本質上是其從“商品交易平臺”向“生活方式服務商”轉型的關鍵一步,由此也可以看出,京東集團在增長新階段的核心思路:基于自身核心能力,向高潛力、高關聯的生態領域擴張,深度挖掘并鎖定核心用戶的全生命周期價值。
前方的道路注定不會平坦,但若能成功將其在零售、物流和用戶運營上的優勢復刻到汽車產業,京東將有望打開萬億級的汽車消費市場。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