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40.7億元,占地300畝,規劃建設新型鋰電池研究院及年產10GWh新型儲能鋰電池、40萬支消費類鋰電池和固態鋰離子電池生產制造產線。
項目預計2025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2026年7月投產,建成后年產值約6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約2500個,成為江西省內首個集3C數碼鋰電池、動力儲能鋰電池、新型固態鋰電池電芯制造、PACK系統集成為一體的新型鋰電池研發及制造基地。
維科網鋰電注意到,除南昌項目外,近期贛鋒鋰業旗下多個材料、儲能項目亦迎來喜人進展。
一是鑲黃旗2萬噸碳酸鋰項目產品下線。項目于6月初點火投料試車,一個月就產出合格產品,計劃持續優化工藝流程,全力達成預期產能,目前一期年采選60萬噸鋰鈮鉭礦項目已投產;二期2萬噸碳酸鋰冶煉產品正式下線;三期年產2GWh電芯及PACK制造項目也順利開工,所有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將達到200億元,稅收18億元。
二是控股子公司深圳易儲能山西繁峙400MW/1600MWh獨立共享儲能電站開工。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預計年收益達3億元。
截至目前,贛鋒鋰電已在寧波、蘇州、新余、涪陵、東莞、呼和浩特、襄陽等地落地了電池項目,動力及儲能電池、半固態電芯規劃總產能已達144GWh。
此外,贛鋒鋰業近期還公布了大容量固態儲能電池進展。其研制的304Ah方殼磷酸鐵鋰固態儲能電芯循環壽命已超過4000次(循環測試仍在進行中),相對液態電池安全性、低溫性能、貯存性能等方面體現出優勢。
對比液態電池4000次循環測試中,304Ah固態電芯總體容量保持率更高,尤其是前面1000次循環中,穩定性明顯提升;304Ah電芯在8mm針刺測試中電壓降為零,表明穿刺使得電芯內部真正內短路,電芯溫度升高到260℃,沒有發生熱失控,體現了固態電池突出的安全性能。
業績方面,據業績預告,贛鋒鋰業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同比收窄,預計虧損3億至5.5億元,但扣非凈利潤擴大了,預計虧損5億元至9.50億元。
對此,贛鋒鋰業解釋稱,公司產生較大非經常性收益。主要系投資收益與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疊加所致。
在鋰價繼續筑底的情況下,贛鋒鋰業持續加速推進上下協同多元化布局,有望改善業績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