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正在加速產業化進程。
人形機器人加速進化
近期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宇樹科技的h1人形機器人、優必選walker 、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純電驅天工1.0 LITE人形機器,人都展現出了各自的性能、動作靈活度以及交互能力。
此外,在11月6日的小鵬AI科技日上,小鵬AI機器人Iron正式亮相。其采用仿人結構設計,擁有62個主動自由度,搭載AI鷹眼視覺系統,支持AI端到端大模型+強化學習。據悉,這一人形機器人已進入小鵬汽車廠“擰螺絲”。
與此同時,在產業政策支持和引導層面,近期已有多個相關文件發布: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市教委等八單位近日聯合印發《重慶市“機器人+”應用行動計劃(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機器人廣泛應用于重慶市經濟社會各領域,機器人典型示范應用成效顯著。
10月28日在上海召開的人形機器人及具身智能創新論壇上,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行業內頭部企業和機構,共同發布全國首批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標準——《人形機器人分類分級應用指南》《具身智能智能化等級分級指南》。
七成人形機器人企業前三季盈利
與之相呼應的是,行業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穩步增長。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54家人形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合計營收2467.08億元,同比增長9.21%,凈利潤139.4億元,同比增長14.82%。其中有40家實現盈利,占比超七成。
另外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融資金額已突破70億元人民幣,超過2023年全年的融資額。
賽迪研究院認為,在政府引導和投資驅動下,2024年和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2026年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將突破200億元。
工控企業加速研發新突圍
匯川技術在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聚焦人形機器人關節類零部件研發,目前產品正在開發當中。未來,公司的研發費用率總體將保持在8%至10%之間。
針對人形機器人方面項目的進展,禾川科技董事長王項彬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問時回復道,該公司已成立獨立子公司運營人形機器人業務,與業內主流人形機器人上下游企業展開交流合作。
“公司將以人形機器人業務為未來重要戰略方向之一,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人形機器人部件、組件目前已實現小批量訂單,但現階段對公司今年的年度收入影響有限。”王項彬進一步表示。
鳴志電器的步進電機和伺服電機被廣泛應用于機器人的關節模組中,為機器人的各個關節提供穩定的動力輸出和精確的位置控制。同時,鳴志前兩年收購了瑞士TMotion和美國的AMP,獲得了空心杯電機+驅動器的系統級技術,可提供空心杯電機+齒輪箱+絲桿+編碼器+驅動器的模組化產品,能為人形機器人提供手指模組和驅動移動控制模塊。
有消息稱鳴志電器的空心杯電機已經進入了特斯拉供應鏈,ecu16036系列空心杯售價1078/個,其次,醫療領域的空心杯電機和邁瑞醫療進行了深度綁定。未來人形機器人每只手用到6個空心杯電機,進口空心杯電機單價在1500-2000元之間,鳴志電器市場競爭力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