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超710億!傳鋰電龍頭將建海外超級工廠

時間:2024-11-06

來源:OFweek鋰電網

導語:又一鋰電材料龍頭或將加碼印尼布局。據路透社10月30日報道,中國電池材料制造商中偉股份計劃在印度尼西亞建造價值100億美元(當前約合人民幣710.38億元)的綜合生產設施。

  報道還指出,中偉股份的印尼董事Magdalena Veronika當天表示,該筆投資將在10至15年內完成,需要3000至3000公頃的土地,這個項目已被印尼政府授予國家戰略項目地位,目前中偉股份正在為工廠設立尋找合適的地點。

  另外,Veronika還表示:“投資可達105億美元,將分為三個階段。”

  不過,中偉股份或許不是“單打獨斗”。

  或將聯合客戶投資

  對于或將投建的綜合生產設施的具體用途以及投資計劃,在路透社的報道中有一些線索。

  據悉,Veronika稱,目前中偉股份已經在印尼生產1級鎳產品,旨在在計劃中的新工廠生產前驅體產品。同時,中偉股份還將開放讓其合作伙伴在選址處建造一個加工廠。

  “我們的客戶說,一旦綜合設施建成,他們很樂意加入我們”,Veronika表示,中偉股份專注于電池材料的投資,而其他公司可能會投資電池或其他產品。

  針對這個建廠的消息,報道出來的第二天就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中偉股份求證是否屬實。

  11月4日,中偉股份對該提問回復表示:目前,公司加速在印尼的前后端冶煉一體化布局,已建立印尼莫羅瓦利、緯達貝、南加里曼丹、北莫羅瓦利四大原材料生產基地,建成及在建產能規模近20萬金屬噸。公司將持續加強與印尼地區政府部門聯動與合作,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鎳礦資源,發揮公司技術和資金優勢,為全球電池生產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具體情況請以公司的定期公告及臨時公告為準。

  顯然,中偉股份未正面回復在印尼投資100億美元建電池材料廠的消息是否屬實,僅表示將持續與印尼地區政府部門聯動與合作。

  關于中偉股份

  中偉股份成立于2014年,主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鎳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三元/磷酸鐵前驅體、四氧化三鈷、鎳等,現已形成鎳系、鈷系、磷系、鈉系等多元化的新能源材料產品矩陣和技術布局。

  在三元前驅體領域,中偉股份是全球前驅體龍頭,目前公司已建立覆蓋“整車、電池、正極”的立體化的優質核心客戶體系,構建了強大的客戶壁壘,包括與特斯拉、三星SDI、LG化學、中創新航、寧德時代、SK On、蜂巢能源、松下、當升科技、廈門鎢業、貝特瑞、巴莫科技、L&F、振華新材、容百科技、ECOPRO、POSCO等國內外一流客戶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

  其中,中偉股份是特斯拉前驅體材料最大的供應商,特斯拉上月發布的全新產品,中偉股份是核心的提供和開發者。

  今年前三季度,中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01.63億元,同比增長15.17%;實現歸母凈利潤13.24億元,同比下降4.54%;實現扣非凈利潤11.41億元,同比增長0.92%。

  產品銷量方面,今年1-9月,中偉股份鎳、鈷、磷、鈉四系產品銷售量超21萬噸,連年增長。而上半年這一數據是超14萬噸,也就是說第三季度中偉股份四系產品銷售量超7萬噸。

  產能方面,根據現有產能、在建及規劃產能,中偉股份三元前驅體在國內產能30萬噸及海外規劃23萬噸、四氧化三鈷產能超3萬噸、磷酸鐵在國內產能20萬噸及海外規劃6萬噸、鈉系前驅體在國內產能0.8萬噸。

  全球化布局方面,依托國內深厚的業務基礎,中偉股份近年來不斷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加快實施“發展全球化”戰略。

  在國內,中偉股份已建立銅仁、寧鄉、欽州、開陽四大產業基地。

  在印尼,中偉股份目前已在印尼建立四大鎳原料產業基地,建成及在建產能規模近20萬金屬噸。預計今年鎳自供比率近50%。

  在韓國,與POSCO推進的鎳精煉及前驅體一體化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整體項目規模可實現鎳精煉廠年產量達5萬噸,前驅體廠年產量達11萬噸,可供生產120萬輛電動汽車。

  在摩洛哥,與AL MADA攜手合作,共同推進年產12萬噸三元前驅體及其配套原料精煉、6萬噸磷系材料以及3萬噸黑粉回收產能的項目。該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100多萬輛電動汽車提供電池材料,輻射公司歐美市場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中偉股份在固態領域也已小有成績。據悉,中偉股份在10月31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固態電池的開發80%都以高鎳為主。高鎳單晶和多晶均進入噸級供貨階段,國內國外均有覆蓋,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

  “圍獵”印尼

  印尼擁有豐富的鎳礦資源,鎳礦資源儲量約13億噸,探明儲量6億噸,是全球鎳資源供應的重要來源,也是我國鎳資源的主要供給之一。但自2020年印尼開始禁止鎳礦出口。

  有報道稱,印尼希望在中企的幫助下構建完整的電動汽車生態系統。近些年來,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企業早已開啟了一場“圍獵”印尼的行動,涉及企業涵蓋材料至終端車企,幾乎貫穿鋰電上下游產業鏈,而中國企業是主要玩家。

  國內方面,除中偉股份之外,寧德時代、格林美、華友鈷業、億緯鋰能、邦普循環、盛屯礦業、容百科技、龍蟠科技、海亮股份、貝特瑞等產業鏈企業均早已落子印尼。其中部分企業今年迎來了新進展。

  8月7日,貝特瑞的印尼年產16萬噸負極材料項目一期(8萬噸)正式投產。

  10月8日,龍蟠科技子公司鋰源與印尼主權財富基金——印度尼西亞投資局(INA)等聯合投資者現場與鋰源共同簽訂了2億美元的投資意向書。這一投資計劃將使得鋰源印尼工廠的產能由現階段的一期年產3萬噸擴充到2025年的年產12萬噸。

  10月18日,華友鈷業印尼“年產5萬噸高鎳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材料項目”正式投產。

  10月21日,彭博社報道稱,寧德時代已經與印尼IBC公司達成深度合作,雙方承諾投資11.8億美元在當地建設一座電芯工廠。該工廠設計年產能高達15GWh,預計將于2027年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是寧德時代于2022年4月宣布的印尼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的一部分。

  海外方面,LG新能源與現代汽車承諾在印尼投資98億美元,發展電動汽車供應鏈。今年7月,該投資中的合資動力電池工廠已正式投產。該工廠也是印尼首個電動汽車電池工廠,年產能達到10GWh,后期LG新能源與現代還計劃投資20億美元,開始建設第二期20GWh的電池工廠。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