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
對于如今的中國光伏行業而言,這或許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近年來,在光伏行業高景氣度之下,各大光伏企業紛紛擴產,一批跨界企業蜂擁而上,以致于產能過剩、危機四伏,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產業鏈價格跌跌不休,內卷化日趨嚴重。
而在光伏行業的風云變幻中,曾經輝煌近十年的隆基綠能,在近幾年來光伏組件出貨量實現“三冠王”之后,卻在2023年“掉隊”,未能如愿衛冕,同時也錯過了全面向N型TOPCon技術路線轉型的歷史機遇。
前有強敵,后有追兵。身處山巔的千億光伏巨頭隆基綠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危機。痛定思痛之下,該公司于去年毅然決定“All in BC”,潛心鉆研“新武器”。
而就在近日,隆基綠能發布了集成泰睿硅片和HPBC 2.0電池技術于一體的全新一代超高價值組件產品Hi-MO 9光伏組件。這一主打高效率、高價值重磅產品的推出,在光伏行業內掀起了一波新浪潮,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行業王炸!“隆王”祭出“殺手锏”
據了解,這款Hi-MO 9組件完美結合了泰睿硅片和HPBC 2.0電池技術,在性能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其最高功率達660W,轉換效率24.43%,是目前光伏組件主流版型中效率最高的一款,并預計在今年四季度開始量產。
該產品集卓越性能于一身,具備更高的發電能力、更低的BOS成本、更強的可靠性等核心優勢,使得該產品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光伏行業又一“明星”產品。
同時,Hi-MO 9光伏組件的研發成功,也展現出隆基綠能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和用戶痛點,以突破性創新為全球光伏市場帶來了更加卓越的產品體驗。而這一旗艦級產品的問世,無疑為光伏行業樹立了新的價值標桿。
此外,隆基綠能還在發布會上向世界展示了其BC技術的最新突破成果。經權威機構ISFH認證,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背接觸晶硅異質結太陽電池(HBC)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7.30%,再次刷新了單結晶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同時也是繼去年12月創下27.09%世界紀錄后的又一飛躍。至此,隆基綠能已經連續17次打破電池效率紀錄,真正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隆王”霸氣十足。
面對光伏市場N型TOPCon產品的兇猛攻勢,Hi-MO 9組件毫無疑問將成為隆基綠能沖破重重迷霧、撥云見日的“殺手锏”。
路線之爭 最終選擇押注BC技術
從技術路線來看,當前P型PERC電池的轉換效率已逼近其理論極限,光伏電池技術路線再次走到歷史性轉折的“十字路口”。
適逢其時,以TOPCon、HJT、XBC等為代表的N型電池技術加速迭代升級,眾多光伏企業特別是行業龍頭紛紛押注在新型技術路線。其中,以晶科能源為代表的光伏龍頭全面押注在TOPCon上,而以東方日升為代表的光伏龍頭則堅定選擇了HJT路線。
然而,由于隆基綠能認為TOPCon電池只是“過渡性產品”,基于在技術路線快速變化期對風險的判斷,該公司在過去的兩年里在擴產方面表現較為謹慎,始終秉承“寬研窄投”的理念,堅持不領先、不擴產的原則,并未倉促選擇具體路線。
不過,與其他龍頭企業的快速擴張相比,隆基綠能也為其保守付出了代價,以致于在市場競爭中丟失了不少“陣地”,出現“掉隊”的征兆。
直到2023年9月,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業績說明會上明確,未來五到六年,BC類電池將逐步取代TOPCon技術成為市場的絕對主流。。這也意味著,該公司官宣押注BC技術。
行業領先 BC技術扛起未來發展的大旗
對比出真知。
實際上,若BC電池技術在轉換效率和生產成本等核心領域未能顯著超越TOPCon等先進技術,那么在TOPCon產能迅猛增長的背景下,BC電池將面臨巨大的市場挑戰,突圍之路將變得異常艱難。
眾所周知,TOPCon電池的理論極限效率為28.7%,而BC電池的理論極限效率則可達29.1%。從理論上看,BC電池的確更占優勢。不過,實際的量產效率才是業內關注的焦點。
就目前而言,某組件龍頭企業搭載TOPCon電池的新一代光伏組件轉換效率最高可達23.3%,最大功率可達630W。然而,隆基綠能重磅發布的最新一代Hi-MO 9組件,其轉換效率比之高出1.13%,最大功率也高出了30W。
那么,在全球光伏市場上,1%的組件效率提高意味著什么呢?
實際上,組件效率提高每1%,就意味著度電成本可降低大約1美分、投資收益提高大約1%、投資回報周期縮短大約1年、光伏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提高大約1%。同時也意味著,全球將有更多的人用上光伏發電。
就在近日,同樣押注BC技術的愛旭對外宣稱,其ABC電池的平均量產效率超過27.2%,ABC組件的轉換效率最高可達24.2%,下半年甚至將會進一步提升至24.8%。企業之間的競逐,我們不予評價,但這樣的表態,無疑再次證明了BC技術在滿足客戶高價值需求方面的巨大潛力。
除轉換效率以外,生產成本也將成為BC電池能否彎道超車,實現對TOPCon的超越的重要因素。
根據知名券商統計數據顯示,目前HPBC設備投資約為1.8-2億元/GW,而TOPCon設備投資約為1.6-1.8億元/GW,PERC設備投資則大約為1.2億元/GW。目前除產能相對落后的PERC外,HPBC的成本仍較之TOPCon偏高。
不過,根據隆基綠能最近的預測,預計到今年底或2025年年初,其BC類產品成本將低于PERC產品。若這一預測成真,BC電池技術的行業領先地位將進一步得到鞏固,并有望在未來推動整個光伏產業加速發展。
光伏舵手 能否再次引領一把?
所謂危機,事實上“危”中亦有“機”。
對于隆基綠能而言,面對光伏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公司未來的發展既面臨著諸多挑戰,也孕育著巨大的機遇。其選擇的BC技術作為N型光伏先進技術發展路線之一,無疑是其中極具潛力的關鍵力量。畢竟,先進產能始終是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永不過時。
毫無疑問的是,Hi-MO 9組件的問世,為光伏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期待。隆基綠能憑借其深厚的技術底蘊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再次展現了其作為行業領軍者的風采。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光伏行業還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曾經引領過光伏行業發展的“舵手”,隆基綠能能否實現再次引領,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