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應對挑戰的核心策略

時間:2023-03-13

來源:e-works 賀熙魯

導語:實現智能制造、推進數字化轉型是提升供應鏈韌性、加強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的有效途徑,并能促進我國制造業整體的升級轉型。

  2022年,受疫情反復與成本上漲等多重影響,供應鏈風險不斷攀升,使得制造業面臨嚴峻的挑戰。實現智能制造、推進數字化轉型是提升供應鏈韌性、加強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的有效途徑,并能促進我國制造業整體的升級轉型。

  央、地聯合促使智能制造領域政策密集出臺,讓《“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得以進一步落實。多方合作進一步引導制造企業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建設渠道得以拓寬、延伸,制造業轉型升級獲得新的加速度。

  2022年9月,工信部等四部門部署開展2022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試點示范內容包括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凝練總結一批具備較高技術水平和推廣應用價值的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帶動突破一批關鍵技術、裝備、軟件、標準和解決方案,探索形成具有行業特色的智能轉型升級路徑。

  地方政府相繼響應,紛紛推出智能制造相關政策,幫助企業提質增效,加快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產業升級轉型增添了強勁動能。例如,江西省印發《江西省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行動計劃(2022-2025年)》、山東省印發《山東省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省級財政支持政策實施細則》、北京市印發《關于促進先進制造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中小企業升規穩規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2023-2025年)》、四川省印發《四川省數字經濟典型應用場景“十百千”工程實施方案》、湖北省印發《推進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的若干措施》等。同時,針對智造評估的競標、資助等政策也同步出臺,鼓勵智造評估機構參與到本地“智改數轉”建設中來,實現以數字化轉型咨詢診斷引領數字化轉型,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如山東省、四川省、遼寧省、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均開展了2022年智能制造評估評價與智能制造診斷服務工作。

  目前,我國已建成2100多個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其中有209個是示范標桿工廠。政府部門對209個企業做過智能化改造前后的成效分析,發現改造后這些工廠的產品研發周期縮短了20.7%,生產效率提升了34.8%,產品的不良品率降低了27.4%,碳排放減少了21.2%。

  在推出新政策的同時,我國還成立了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為智能制造的務實推進增加了組織保障。專委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出任主任委員,將圍繞智能制造裝備、工業數字孿生、工業人工智能、先進工業網絡等重點方向,充分發揮智力資源優勢和高層影響力,積極匯聚社會資源,組織開展研究咨詢、交流推廣等工作,努力推動構建完善的智能制造發展生態。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的成立也代表著我國進一步強調智能制造的重要性,明確了制造發展的主攻方向,通過推動構建完善的發展生態成為促進智能制造務實推進的必由之路。

  加快智能制造推進步伐,讓數字化轉型“邁出”的每一步都扎實、有力,才能讓智能制造真正發揮實效,助力企業降本提效,提升制造企業的智能化水平,同時帶動產業升級,實現我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打造質量強國。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