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缺少靈魂!為什么我說中國工業軟件不行?

時間:2022-06-0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如果說數據庫領域趕超有望,操作系統趕超幾率比較渺茫,那么工業軟件?幾乎不存在任何機會。事實上,包括模具、鈑金、數控機床等領域的工業軟件,幾乎全都來自歐美。國產工業軟件不僅產品少、產業鏈不健全,就連成熟度也比較低。除非哪家企業不考慮產品質量,否則很難選擇國產工業軟件。

  微信、支付寶、美團、抖音,國產軟件看起來百花齊放。從社交到電商再到短視頻,國產軟件似乎進入全盛時代,不僅在國內市場呼風喚雨,Tik Tok、UC 瀏覽器等應用還走出國門,在海外打下一片江山。

  可這些,真的可以證明國產軟件足夠強大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軟件的生態就像一顆枝繁葉茂的大叔,微信、支付寶的等應用類軟件就像一根根生長旺盛的枝干,在它們背后還有一個個基礎軟件組成的主干部分。

  基礎軟件,具體來說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編譯器等等,由此形成的技術也叫軟件根技術。相比應用軟件領域的強勢地位,國產基礎軟件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僅有 5%,國產操作系統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僅為 4%。

 

工業軟件.jpg

  眾所周知,樹木失去根部就無法存活,軟件生態也同樣如此。國內基礎軟件如初弱勢的市場地位難以保證國家信息安全。近幾年,科技領域卡脖子時間頻頻發生,從中興、華為到海康威視、中芯國際,國外基礎軟件動不動就被禁止使用。

  如此情形之下,國產基礎軟件加快研發進度刻不容緩。可俗話說“知易行難”,空談發展很容易,如何操作才是難點所在。

  01對標主流,找準差距

  我們知道中國基礎軟件比較差勁,可差距究竟在哪呢?

  前文說到,基礎軟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等。操作系統領域,微軟的 Windows、谷歌的安卓、蘋果的 iOS 與 macOS,再加上主打開源的 Linux 系統,就是目前所有主流操作系統。

應用軟件.jpg

  毫無疑問,這些操作系統沒有一家來自中國,甚至沒有一家來自北美以外的地區。Statcounter 數據顯示,2020 年,Windows 在桌面操作系統市場占比高達 88.14%,macOS 系統占比為 6.22%,兩者基本壟斷了桌面操作系統的份額。

基礎軟件.jpg

  而在移動操作系統領域,差距更加明顯。谷歌的安卓系統市場占有率為75.44%,位居第二的是蘋果的 iOS,市場占有率為 22.49%。簡單統計一下,兩家合計市場占有率為 97.93%,除了個別細分市場,主流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已經被安卓與 iOS 壟斷。

  看到這里,或許有人不服,華為開發的鴻蒙系統,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操作系統,市場份額怎么可能連 3% 都不到。

  事實上,鴻蒙系統現在沒有自己的程序語言,沒有建立自己的生態。現階段鴻蒙 Ability 不能脫離安卓獨立存在;Ability 相互啟動,依賴 Android api;分布式功能,依賴 Android api。鴻蒙系統安裝包,提取出來可以在小米、三星等安卓系統手機中運行。

  換句話說,現階段鴻蒙系統屬于自己的東西還不多,鴻蒙 APP 在運行時后臺看到的是一個安卓進程在運行。安卓或許不是鴻蒙系統的全部,可現階段鴻蒙系統大部分功能,全都由安卓提供。

軟件.jpg

  與手機操作系統相比,國內基礎軟件廠商在桌面操作系統領域的進步稍稍讓人欣慰。深度(deepin)操作系統、紅旗 Linux、中標麒麟、UOS(統信軟件)等國產桌面操作系統近幾年進步神速。特別是 UOS,產品已完成自主研發與生產,產品性能大幅提升,進入規模化階段。

工業軟件.jpg

  小黑在《單挑 Win10,它憑什么被稱為國產系統之光》中,曾經詳細體驗過 UOS 在適配性、生態、設計等領域的表現。結果發現,UOS 在設計的完整性和統一性方面是具備優勢。

  而在軟件生態上差距明顯,除了 Linux 的官方老版本軟件,以及第三方制作的Wine軟件,UOS 拿不出太多有新意的產品。此外,在穩定性、安全性方面都不能得到保障,普通用戶很難將其作為主力機使用。

  與 UOS 類似,其他國產操作系統全都是采用 Linux ,然后在系統層、應用層小修小補,由于缺少豐富的軟件生態,除了官方機構、國防科技等特殊領域,一般企業與個人很難做出支持國產操作系統的決定。

  02數據庫,彎道或許可以超車!

  數據顯示,我國有 11 億網民,互聯網普及率達 71.6%。在這些數字背后,是我國日益發達的數字經濟。網購、外賣、在線教育、直播,人們的生活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可惜,數字經濟的基礎離不開基礎軟件,特別是數據庫。在數據庫領域,國內企業同樣落后許多。

  顧名思義,數據庫就是存儲數據的地方,是確保計算機系統穩定運行的基石。看起來,數據庫似乎沒有多大難度,只要買一些硬盤就能建立數據庫。事實上,遠沒有那么簡單。

  在如今這個萬物互聯時代,每天生產海量數據,如何將這些數據合理的組織,實現更方便的維護、更嚴密的控制以及更有效的利用,就是數據庫的主要工作。由于每天都會產生海量數據,數據庫需要一定的規則,從而避免效率低下。

  據個簡單的例子,現實生活中的快遞倉庫需要大量分揀機器人與運輸系統,以便于快速分揀運輸。京東、順豐的快遞之所以高效快速,主要原因在于其分揀系統比較先進。虛擬世界中的數據存儲也同樣如此,處理的數據比快遞要高出好幾個數量級,對“分揀”系統的要求也高出許多。

  目前,數據庫行業市場甲骨文(Oracle)市場比最高,達到 42%,緊隨其后的分別是 IBM 和微軟,分別占比 11% 與 7%。與操作系統領域令人失望的境況相比,數據庫領域國內尚且不錯。

  阿里巴巴旗下有 OceanBase 與 PolarDB,其中 OceanBase 為螞蟻金服服務,屬于完全自主研發的金融級分布式關系數據庫。騰訊有 TDSQL 分布式數據庫,已經為超過 500+ 的政企和金融機構提供數據庫的公有云及私有云服務。

軟件.jpg

  大數據時代,云端數據庫已經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在這條賽道,國內有阿里、騰訊、中國電信等選手參加,目前已經在國內國外取得一定市場份額。在數據庫領域,國內企業或許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03工業軟件,任重而道遠

  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幾乎所有領域都在進步,可有一個行業例外,它就是工業軟件。單從工業增加值來看,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然而我國制造業一直有“大而不強”的特點,其原因之一便在于工業軟件落后。

  以最為常見的工業生產控制軟件為例,市場份額基本被 GE、羅克韋爾、西門子、施耐德等國外巨頭瓜分;在芯片設計領域,EDA 設計軟件被 Synopsys、Cadence 和 Mentor Graphics 三巨頭壟斷。國內唯一做得還行的企業華大九天,每年的營收連三巨頭的零頭還不到;在 CAD 研發設計類軟件市場,法國達索、德國西門子、美國 PTC 及 Autodesk 在我國市場的占有率超過 90%。

工業軟件.jpg

  如果說數據庫領域趕超有望,操作系統趕超幾率比較渺茫,那么工業軟件幾乎不存在任何機會。事實上,包括模具、鈑金、數控機床等領域的工業軟件,幾乎全都來自歐美。國產工業軟件不僅產品少、產業鏈不健全,就連成熟度也比較低。除非哪家企業不考慮產品質量,否則很難選擇國產工業軟件。

  與見效快的應用軟件不同,基礎軟件通常門檻高、研發投入大、研發周期長。設計研發一款基礎軟件,其難度不亞于一款芯片。多年以前,中國科技部部長徐冠華曾說,“中國信息產業缺芯少魂”。其中的芯指的是芯片,而魂指的就是軟件。如今,芯片發展已經投入大量資金,可軟件領域真正的靈魂在于基礎軟件。現階段,我們需要在此發力,加大投入,讓中國信息產業重新找到“靈魂”!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