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全球領先的工業軟件公司,也是全球創新設計領域最大的軟件企業達索系統表示,將于2020年將其亞太地區總部由東京遷至上海浦東。
早在2012年,達索系統已經決定遷移亞太區總部至上海并開始陸續進行,今年,達索系統加快了遷移的力度。亞太區總部將管轄大中華區、日本、韓國、東南亞、澳洲、印度等地區,成為與法國巴黎、美國波士頓并駕齊驅的全球三大總部之一。
達索系統全球執行副總裁羅熙文當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上海對于達索系統等外資企業發展來說,是極具戰略意義的,我們可以給各行各業帶來價值,比如我們可以運用一些數字化的手段,讓醫院或者是建筑變得更安全。達索系統計劃加大其在華業務以及在亞太市場的布局,在浦東設立生命科學與智能制造創新中心,通過仿真系統賦能生物醫藥創新研發。現在達索系統在中國的員工大概有600多名,未來5到10年內,目標是增加到2000多名員工。
據了解,達索系統已與中國商飛、中船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鐵建、中國建筑、中廣核、上汽集團、廣汽集團等國內上百家大型企業深入合作,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提供了強大的基礎平臺和技術經驗。根據工信部《中國工業軟件發展白皮書》顯示,達索系統在中國工業設計軟件類市場排名第一。
達索系統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
達索集團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目前擁有2.3萬名員工,來自123個國家,在全球各地設有172個辦公室和56家全球重點實驗室及創新中心。作為提供3DEXPERIENCE解決方案的公司,達索系統軟件系統和定制化技術服務已遍及全球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造船設計、電氣工程、能源管理、智慧城市、生命科學等11個產業大類,客戶數量超過21萬家,且幾乎囊括了全球高端制造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頂級企業。
工業軟件是工業文明發展到高階的產物,因此只有完整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的歐美,在工業軟件上最有話語權。
加上近年在全球產業轉移與分工的大背景下,歐美在高端研發制造上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因此,全球工業軟件市場就集中在歐美地區。
在巨頭林立的工業軟件市場上,達索系統(DassultSystems)、Autodesk、西門子、SAP、Oracle等都是呼風喚雨的角色。根據國海證券的數據顯示,在研發設計類軟件中,2017年達索系統占據最大市場份額19.05%。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在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方面,達索系統與西門子不相上下。
根據達索財報,2019年,達索系統營收達到40.2億歐元,其中,歐洲業務占總營收的41%,北美占32%,亞洲占27%。
2020年,達索系統第一季度全球收入增長17%。其中生命科學領域增長了6倍,這主要來自于早前收購的Medidata業務。第二季度實現營收10.7億歐元,同比增長9.8%,凈利潤2.11億歐元,同比下滑1.4%。公司預計今年全年營收在45.1億歐元至45.6億歐元,同比增長12%至13%;毛利率29.3至29.4%,每股盈利3.7歐元至3.75歐元。
從2020年財報來看,達索系統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之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收入持續增長,這與達索系統深耕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的戰略緊密相關。
前文提到,第一季度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早前收購的Medidata業務。達索系統大中華區總裁張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隨著對Medidata整合的深入,達索系統服務領域正從航空、船舶、汽車以及建筑、鐵路、道路等領域,進一步延伸至生命科學、醫療與大健康領域,并逐步構建三大領域的生態體系。
2020年,達索系統宣布將引領數字化的第五個時代:生命科學數字化的時代。在此之前,達索系統已經引領了1981年開始的3D時代、1989年開始的數字樣機時代、1999年開始的PLM時代、2012年開始的三維體驗平臺的時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次突發的新冠疫情,無意中給了達索系統向生命科學與醫療領域轉型一次考驗。
僅用14天建成的武漢雷神山醫院,達索系統就是幕后助手。達索系統向雷神山醫院設計方中南建筑設計院捐贈了仿真軟件,用于武漢"雷神山醫院"污染擴散的仿真驗證及優化設計方案。中南建筑設計院可以利用該軟件結合現場實施特點,討論制定常規暖通安裝方案,進行流體力學仿真計算。根據計算結果,最終確認對污染物濃度控制最好、能及時將病人呼出污染物送至排風口的解決方案。同時,還可依據此仿真結果,給現場醫護人員提出站位、操作等方面的建議,這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醫護人員交叉感染,也為未來建設更多的醫院提供參考。
后疫情時代,眾多國際巨頭企業在華布局
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的韌性逐步顯露,企業的數字化需求和進程有所推進。
在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互聯網發揮了在線調度、資源匯聚、遠程操控等優勢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的決心,從工信部昨天發布的數據來看,截至6月底我國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1.5%和51.1%。這讓達索系統、西門子等發現了在華的成長空間。
達索系統全球CEO夏伯納(BernardCharles)說道:“在疫情下全球制造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也為達索軟件系統復興制造業提供了空前的機遇。”他認為,疫情后的生產恢復將離不開對“數字孿生”等先進制造技術的需求。
達索之所以選擇今年加速在中國的布局,將亞太總部遷入上海,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政府的支持。達索系統全球執行副總裁羅熙文透露,上海的營商環境很好,政府不僅在財務上給予一些支持,而且在人才和數字化能力展示上進行協調和幫助。
中國正在積極部署5G網絡,這對于達索系統在中國的發展非常重要。“5G技術是至關重要的技術,這也是中國‘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能夠賦能工業互聯網,這與我們的數字孿生技術的發展也非常契合。”他表示。
政府的支持加上中國工業企業數字轉型的龐大市場,對達索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不僅達索系統,目前包括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在內的歐洲企業都看好中國“新基建”的發展,看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彈性和空間,紛紛在華布局,力圖在挖掘搶占更多市場份額。西門子大中華區數字化工業集團總經理王海濱西門子工業論壇上也表示:“西門子以數字化孿生技術為核心,融合人工智能、工業云、邊緣計算、工業5G和增材制造等前沿技術,不斷擴充數字化企業平臺的內涵和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