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休閑簡單的白襯衣配深藍牛仔褲,臉上始終帶著笑意,話語輕快自如,沒有積年累月操勞的疲態,盡管前一日半夜才出差返京——這就是樂普醫療掌門人、董事長蒲忠杰日前接受采訪時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樂普成立近20年,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抓住了資本市場的新機遇。”蒲忠杰說,樂普醫療發展的理念是專注,專注服務心血管病患者群體。蒲忠杰像是告訴記者,又像在告訴自己:“心血管未來是可能影響醫藥行業的,樂普醫療必須是領導者。”
打造心血管全產業鏈
提到樂普醫療,業內人會想到它在醫療器械領域的龍頭地位,可細究這個企業,您會發現,它早就不局限于醫療器械,其并購頻率之高、拓展領域之廣令人咋舌。
樂普醫療成立于1999年,當時只有自主研發的第一代心臟支架。靠著單一產品,想在醫療器械領域出頭很難。由于巨額虧損,公司不得不暫停銷售產品,專心提升技術。直到6年后,樂普醫療研發出更先進的支架系統Partner,并在2007年通過自主研發獲得規模化生產輸送器的能力,才轉被動為主動。
按照“以終為始”的原則,樂普醫療精心設計了未來要做到的全平臺理念,并開始了漫長的“填平補齊”之路。公司先后收購了天地和協(導管、導絲、鞘管等配套器械或介入配件)、上海形狀(先心介入封堵器),完善了介入醫療產品的配套能力。
2009年,樂普醫療順利登陸創業板。公司已有2款頗受市場歡迎的醫療器械產品——冠心病的藥物支架和先天性心臟病的封堵器。但蒲忠杰仍不滿足。他研究發現,從事健康產業的企業僅有少數實現穩定的可持續增長,大部分企業卻不能逃脫成長周期律的懲罰。蒲忠杰最終得出結論:“它們不是長期成長性企業,而是明顯的周期型企業。”
受心血管高值耗材行業增速放緩的影響,公司業績從2010年起下滑。面對困境,樂普醫療利用行業危機低價收購友商,從介入領域進入起搏器等相關賽道:并購衛金帆醫學(現“樂普裝備”),獲取血管造影技術;并購北京思達,獲取心臟瓣膜技術;并購秦明醫學(現“上海醫電”)獲取雙腔起搏器業務。
2014年,蒲忠杰成為樂普醫療實際控制人,繼續完善平臺化發展戰略,開始從醫療器械領域進入心血管病藥品市場。公司先后收購新帥克60%股權(現“樂普藥業”)、海合天及新東港(現“浙江樂普藥業”),進一步完善心血管藥品產品線。
2016年3月,樂普醫療以近7.2億元收購樂普藥業剩余40%股權,獲取其核心產品——抗血栓基礎藥物硫酸氫氯吡格雷片。2018年3月,樂普以10.5億元競得新東港45%股權,持股比例擴大至98.95%,意在獲取其治療冠心病類藥物阿托伐他汀鈣片。
回首通過30余次并購,由單一業務到心血管全產業鏈,蒲忠杰認為,公司始終在圍繞著主業投資,沒進入非相關領域,沒有做理財產品。公司堅持投產品,投未來,長遠布局,不同領域對沖,保持30%的增長速度。
樂普醫療的并購幾乎都是戰略性的,為了進入某一個新的領域,通過并購拿到準入證,再進行自身資源優勢的整合,實現研發升級、產品蝶變,最終形成全產業鏈的網狀經濟結構。同時,幾乎每一次并購,樂普醫療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旦并購成功,就迅速整合新資源投入到新領域,發揮并購所帶來的資源升級價值。
筑牢技術與市場“護城河”
高精尖技術是醫療行業的天然壁壘。樂普醫療用幾年時間的外延式并購獲取了心腦血管領域的超重磅、重磅、細分龍頭藥品,從技術和市場兩個維度,進一步筑牢“護城河”。
完全可降解血管支架(NeoVas)是樂普醫療在心血管介入治療領域的一次技術革命。過去傳統金屬支架為血管再通技術,而完全可降解支架則可視為血管的再造技術,能恢復血管本身的功能。NeoVas已處于注冊審評階段,并有望在年底前拿到批文。產品早于主要競爭伙伴約3年,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個大量應用的完全可降解支架產品。
樂普醫療的完全可降解封堵器已經順利完成全球首例成功植入,公司由此邁入世界領先行列,其臨床試驗工作正快速推進。該技術的推廣,將完全解決現在金屬可降解封堵器植入兒童而導致成長后的風險,為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兒童帶來巨大的希望。
AI技術運用到心電圖診斷分析是醫療領域的又一次革命,公司AI-ECGPlatform已獲得FDA注冊受理,申報國內注冊及CE認證工作正在推進中,產品診斷項目覆蓋主要的心血管疾病。蒲忠杰驕傲地說,AI-ECGPlatform是國內首個實現產業化的AI醫用技術,準確率達到95%以上,獲得國際專家的褒獎。
除醫療器械外,樂普醫療還在心血管疾病藥物領域加大研發和投入。據蒲忠杰介紹,公司現有的超重磅、重磅、細分市場的龍頭藥品,都是公司通過外延式并購獲取的。目前,公司在心血管疾病全領域擁有3個市場容量超百億元的超重磅產品,3個市場容量30億元至50億元的重磅產品,近10個市場容量10億元的龍頭產品。產品覆蓋整個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和抗凝等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
蒲忠杰認為,在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依賴單一品種的企業競爭力會越來越差。樂普醫療提前布局的全種類、全品種心血管疾病用藥,在國家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大背景下,會幫助企業迎來與現在具有優勢的企業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重新出發的機會。
布局腫瘤免疫治療
蒲忠杰說,醫療領域好的標的大多已“名花有主”,因此要進入拼企業自身研發能力的時代了。
公司三季報顯示,今年1月至9月研發費用為26382.43萬元,同比增長71.86%。“近些年心血管領域創新較少,樂普醫療在考慮怎么整合才能發揮更大的效應。大規模的兼并、布局已經結束,未來就是補充。”蒲忠杰表示,去年,公司進入了腫瘤領域,目前已合計投資近10億元左右。
蒲忠杰和他的團隊意識到,未來高速成長需要尋求新的成長動能來助推,腫瘤免疫治療即是公司確定的長期發展的新動能。公司重點在全球范圍內投資了多個主流技術路徑的腫瘤免疫治療和精準診斷治療項目,而今年初參股的樂普生物就是實施這種新動能的產業化平臺。
目前,樂普醫療參股投資了君實生物醫藥、GritstoneOncology、Genapsys、Quanterix、Rgenix等多家國內外企業,這些公司的研究涉及PD-(L)1等腫瘤免疫靶點藥物、DNA/RNA測序、新抗原的治療性癌癥疫苗、超高精密蛋白檢測技術等多個領域。
今年10月28日,樂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奠基儀式在上海市閔行區莘莊工業區浦江園舉行,規劃建成集研發、生產等配套設施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基地。該項目的實施顯示了樂普醫療布局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堅定決心,未來將有效提升樂普在該領域的綜合實力。
樂普醫療還是第一個建立單獨的OTC營銷團隊,深耕藥品零售市場的專業處方藥生產企業。自2014年開始,樂普醫療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樂普心血管網絡醫院,在全國21個省近400家大型藥店門店里合作共建了藥店診所,目前日看病數量達千人次。此舉既加強了公司與連鎖藥店的關系,又能盡快就地將心血管疾病患者管理起來,為未來的智能醫療提供大數據支撐。
當年靠一個心臟支架發家,樂普醫療經過多年經營,企業越來越有“明星相”:在上游布局體外診斷器械,負責心血管基因篩查、診斷;加碼中游,在醫療器械、藥品領域,提供全方位治療方案;在下游布局醫院醫療服務、手術服務、移動醫療、醫療金融等。
真正有遠見的企業明白什么應該恒定不變,什么應該勇于變革。樂普醫療的成長經歷,預示著其未來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