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技術前沿】2018年的“胡潤百富榜”發布,今年榜單的黑馬來自新上市公司和區塊鏈領域。新人中“三大黑馬”是拼多多黃崢、寧德時代曾毓群和比特大陸。其中黃崢和曾毓群均是新上市公司代表,身價分別達到950億元和400億元,比特大陸則領銜區塊鏈,5個股東上榜。
在傳統互聯網時代,IPO的成功帶動了一部分人炒股致富的想法。近年來,國民炒股熱情高漲,IPO成為了致富的有效捷徑。隨著國家監管的加強,IPO發展愈趨規范。自IPO審核提速后,截止至9月15日,IPO首發失敗企業達68家。
根據統計,上述68家IPO闖關失敗的首發企業,擬登陸創業板的比例達到56%。而在IPO失利首發企業的地域分布上,廣東省則以12家為最多,其次則是浙江和江蘇。盡管IPO仍然作為造富捷徑存在,但相比于以往,這一過程實現的難易程度卻發生了一些改變,作為體現的便是次新股生態的變化。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上市并交易10個交易日以上的次新股中,打開漲停板的時間較以往來得更快更早。盡管IPO提速常態化短期不會改變,但并不意味著審核的力度會有所放松,而從IPO被否企業的數量來看,也側面印證了這一事實。同時,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次新股的炒作趨勢已有效地被抑制。這些情況的發生,證明IPO造富正越來越艱難。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兩市IPO遭到否決的首發企業數量,達到52家,若再加上暫緩表決的8家(剔除最終上市成功的)和取消審核的7家,則在距離IPO成功臨門一腳時最終失敗的企業數量,達到了67家。
統計發現,這67家IPO失利的首發企業,原本預計募集資金共計304.60億元,平均發行的價格為11.04元/股。這預示著,若此前這些企業全部上市成功,則A股將再度多出逾50位億萬富翁。
再以保薦商角度而言,廣發證券保薦的首發企業中,6家最終IPO被否,其也成為最多的證券機構。排在廣發證券之后的,則是包括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國金證券等在內的保薦5家首發企業被否。
當IPO審核否決率創下歷年新高時,一些已經IPO并成功上市的企業,在作為次新股而存在的時間里,股價情況也不容樂觀。Wind資訊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市至少交易10個交易日,并剔除實際控制人方為國資背景的293家次新股中,漲停天數占上市以來交易日數比例為10%以下的數量,達到117家。這意味著,有近四成的次新股在首日上市后,即面臨快速打開漲停板的局面。
上述293家次新股中,截至9月15日收盤的股價,較其發行價漲跌幅為一倍以上的,占了八成。而相較于上市首日股價而言,漲跌幅為一倍以上的占比,也有50.85%。
有專家解釋,造成次新股“提前”開板的因素,一個是IPO審核提速的常態化,使得新股和次新股不再“物以稀為貴”,資金分流,炒作退潮;其次則是今年市場整體呈現震蕩,且隨著全面監管的趨嚴,市場估值生態也在發生變化。
而在上市造富之外,區塊鏈造富也可圈可點。此次區塊鏈行業共有14人上榜,今年也是第一次有區塊鏈行業上榜,其中累計資產達到1127億元。
最大贏家是比特大陸,共有5位股東上榜,成為區塊鏈行業絕對老大。持股36%的詹克團以295億元成為行業首富,持股20.25%的吳忌寒以165億元位列“85后”白手起家首富,持股4.18%的葛越晟以34億元成“90后”新首富。
比特大陸詹克團、吳忌寒、葛越晟
幣安41歲的趙長鵬在區塊鏈行業排名第三,擁有150億財富。OKCoin徐明星則以100億元上榜,OKCoin是比特幣交易平臺,擁有100多個國家的用戶。
類似沈南鵬這樣的投資者,在幣圈也有上榜,是在圈內面臨諸多爭議的李笑來。李笑來也是唯一上榜的幣圈投資人。不過在剛剛過去的9月,李笑來宣布退出幣圈,不再投資任何區塊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