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了盡快實現無人車量產,百度將“阿波羅”無人車的量產時間表提前了兩年。
在11月16日舉行的“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宣布,百度將與金龍汽車合作生產一款無人駕駛小巴車,該車將在2018年7月份提前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量產。此前,業內判斷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將于2020年實現量產。
與百度量產無人駕駛汽車的時間節點不同,包括寶馬、奔馳、捷豹路虎在內的各大傳統車企紛紛將無人駕駛汽車的量產時間定在了2020年至2030年之間。面對越來越智能化的人機技術和駕駛體驗,傳統車企與互聯網公司正在無人駕駛領域展開一場競賽。
“2028年,4/5級無人駕駛汽車將成為主流。”就在“2017百度世界大會”當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7第九屆中國獵車榜”頒獎典禮上,普華永道思略特發布了《2017數字化汽車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主流的時間點做出了預測。
普華永道思略特認為,以美國、歐洲和中國銷售的新車為例,2017年,新車銷售中有49%屬于第1級無人駕駛,更高層次的無人駕駛汽車還未出現;2025年,第2級和第3級無人駕駛汽車將成為主流,在新車銷售中的總占比將達到56%,第4級無人駕駛汽車出現,占比為5%;而到了2030年,第1級無人駕駛汽車在新車銷售中占比僅為1%,第4級和第5級無人駕駛在新車銷售中的總占比將超過40%。
與此同時,隨著2025年第4級無人駕駛新車的出現,在美國、歐洲和中國銷售的新車中無人駕駛汽車的銷量也開始上升。
到2025年,無人駕駛4/5級的汽車將達到730萬輛左右;2030年,無人駕駛4/5級的汽車將達到8000萬輛左右。其中,在2030年,中國市場將取代歐洲市場成為無人駕駛4/5級的汽車擁有量最多的國家,達到3300萬輛。
“隨著科技進步,汽車自動化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我相信這種步伐將越來越快,離我們會越來越近。”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在“2017第九屆中國獵車榜”頒獎典禮期間舉行的“尋找’四化’商機”主題論壇上表示。
目前,傳統汽車廠商、互聯網巨頭等企業無不將無人駕駛看做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但從整個市場發展來看,包括無人駕駛的基礎設施、車輛技術、法律法規,以及在出行服務領域的實驗和應用發展還不夠成熟。
“無人駕駛的整個基礎設施、法律法規到位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如果是以4/5級為目標的車企,無人駕駛真正能夠為企業實現產業化利潤,可能還需要大概10年左右時間,這個過程還是比較漫長,因為汽車畢竟是一個注重安全性的產品。”普華永道思略特合伙人彭波說。
《報告》預測,5級無人駕駛車輛成為主流的時間點應該不早于2027~2028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關乎5級無人駕駛車輛能否成為主流的一個關鍵因素是電動車技術的發展。《報告》認為,2025年將是純電動車價格的臨界點。與此同時,在2025年到2030年之間,純電動車的成本將低于內燃機汽車。
例如,2030年,一輛汽油汽車的燃料成本在車輛出行成本中占到7.7%;保養以及保險等方面的成本占到12.1%。反觀一輛純電動汽車,燃料成本在車輛出行成本中僅占到6.5%;保養以及保險等方面的成本占到8.9%。屆時,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將達到600公里,充電時間也將降低到和內燃機汽車一樣的5分鐘加油時間。
“雖然我們對于無人駕駛的進展還是不自信,但是電動汽車的發展可能會更快一點,也許再過5~6年,到2023年,純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成本有可能會與傳統燃油車接近,在中國的發展可能會更快一點。”彭波認為,電動車的快速發展將有利于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