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微軟將重點聚焦混合現實、人工智能、量子計算三大技術方向。同時,由世紀互聯在中國運營的MicrosoftAzure的云計算規模將在未來6個月完成三倍擴容,AzureStack混合云解決方案、SQLServer2017、整合微信平臺的Office365微助理也將陸續在中國市場推出。”
在近日舉辦的2017微軟技術暨生態大會上(MicrosoftTechSummit)上,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如是說。

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是技術創新,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經濟學家們說的通用技術,比如讓人們進入工業革命的蒸汽機、電力和內燃機技術。現如今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通用技術則是人工智能(AI)。工業革命延伸了人類的體力,人工智能延伸了人類的腦力。
按照科技圈久負盛名的凱文·凱利的說法,在未來二十年中,人工智能會是一種必然。人工智能正在接替互聯網開啟下一輪科技革命。全球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包括微軟、蘋果、谷歌、IBM、亞馬遜、百度等,已經將AI視為自己獲得長足發展的重要方向,針對這一領域的資本投入、技術投入、人才爭奪正在加劇,其布局和落子也在加速。
“人工智能顯然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一項技術。微軟也正在很多方面積極參與人工智能,并用一些很科幻的方式將人工智能帶到消費者身邊。同時,微軟最關注的不僅僅是人工智能的能力本身,而是賦能他人具有人工智能的能力,并用這種能力去造福人類社會,去幫助企業更具競爭力,去讓人們發現更廣闊的發展機會。”薩提亞對媒體這樣表示。
那么,在AI戰略布局和落地方面,微軟是如何加速,踐行這項“時代最重要的技術”的影響力的?
加速AI落地,賦能商業發展
AI技術的提出和發展并不是近年的事情。世界上知名的科技公司都在AI領域耕耘多年,對這些公司來說,競爭力的關鍵不僅僅是AI技術層面,更是其落地與產業結合、賦能企業的程度。
對微軟這樣的公司而言,人工智能的“落地”有兩方面的“重任”:第一是將人工智能注入到微軟現有的每一個產品中,形成新的人工智能產品;第二是加速與產業、企業的結合,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新動力”。作為一家平臺公司,微軟希望合作伙伴以及整個生態圈可以基于此平臺,做更多改變世界的解決方案、應用和服務,最終實現AI普及化。
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人工智能核心團隊負責人、微軟人工智能及微軟研究事業部首席技術官古卓倫告訴懂懂筆記,微軟正加速研究從技術到產品的轉化,以及將在數據、云+端以及體驗三個方面進行投入。而古卓倫本人推動實現了人功能/機器學習與Office深度合作,將先進的AI技術應用到智能生產力場景中。
比如,在智能云上的PPT圖片編輯,AI可以幫助你為這樣圖片起名。再比如,本次技術暨生態大會上,微軟宣布Office365微助理正式商用。Office365微助理將微軟Office365的生產力服務擴展到微信平臺,能夠在人們熟悉的微信操作界面中,為企業及用戶帶來Office365的安全性、管理性和更多深層功能。為用戶提供一個功能強大、智能化,且簡單易用的移動辦公和通信解決方案。此外,Office365微助理還允許第三方合作伙伴開發出更多基于Office365平臺的商業解決方案。
“在人工智能研究上,微軟正著力推進三個領域的突破:數據圖譜、云和智能平臺,以及打造全新的用戶體驗。為了實現‘普及人工智能全民化’的目標,微軟提供了從PaaS級云服務,到AI基礎設施,再到開發工具的全方位支持,包括運行于Azure上的Azure機器學習服務、認知服務、機器人框架和Azure機器人服務,以及VisualStudioCode人工智能開發套件等。微軟致力于把人工智能變成人人觸手可及的生產力。”古卓倫如是說。
微軟確實在加速AI戰略的落地,其中重要的“指標”就是多大范圍內、程度上與行業里的公司結合,賦能他們的發展。
“我們覺得AI最佳的范例必須是我們能夠和其他人攜手共進,賦能于其他人,能夠打造一個獨特的AI的體驗,我們覺得這對于我們的愿景來說是非常具有核心意義的。”古卓倫對懂懂筆記表示。
比如小冰。
事實上,如今的小冰已經不是一個只會唱歌、寫詩、講故事的文藝少女了。因為她的感知能力非常好,能理解圖文、理解人們的語氣、主題等,微軟決定將她這部分能力賦能企業,讓企業和自己的客戶更加密切地交互。例如,在日本,小冰叫做Rinna。Rinna和羅森便利店合作,幫助羅森的一種優惠券實現了近50%的轉化率,相比于對照組只有10%的轉化率相比,促銷效果明顯。
“通過小冰的擬人化,我們可以讓企業與人之間建立情感的紐帶,也更快地讓人對AI觸手可及,我們正在不斷將這樣的一種能力地推向前沿。所以小冰的下一個演進過程就是做更多的商業化的探索,提供優質的人機互動。”
微軟的AI落地演進不僅僅表現在零售行業上,制造業、互聯網及信息科技行業、醫藥醫療及健康行業、金融業、娛樂及服務行業、地產行業等,微軟加速了AI的布局和落地。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