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Waymo懷疑Uber無人駕駛汽車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性

時間:2017-08-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Uber與Waymo的訴訟糾紛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近日,據最新披露的法院文件顯示,Uber員工依然堅稱他們的無人駕駛汽車核心技術是自行研發的,但Waymo卻不這么認為。

Uber與Waymo的訴訟糾紛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近日,據最新披露的法院文件顯示,Uber員工依然堅稱他們的無人駕駛汽車核心技術是自行研發的,但Waymo卻不這么認為。

據外媒報道,最新披露的法院文件顯示,Uber員工堅稱他們的無人駕駛汽車核心技術是“用血汗和淚水從零開始研發的”,但Waymo卻認為他們通過細致的謀劃竊取了其商業機密。

為了給公司無人駕駛汽車工程師打氣,在因涉嫌竊取商業機密遭到Waymo起訴的第二天,Uber召開了全體員工大會。在會上,詹姆斯·哈斯利姆(JamesHaslim)展示了他開發的激光雷達。

時任UberCEO的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Kalanick)和無人駕駛技術團隊主管安東尼·萊萬多斯基(AnthonyLevandowski)都發表了講話。據卡蘭尼克回憶,哈斯利姆向團隊成員保證,這項技術不是偷來的,而是“用他自己的血汗和淚水從零開始研發的。”萊萬多斯基被指控在離開Waymo前非法下載數千份文檔。

根據本周公開的一份庭審筆錄,卡蘭尼克在回答Waymo律師的質疑時稱:“他付出了努力,獲得了他引以為豪的成果,卻被指控做了他沒有做的事情,對讓他感到非常傷心。我想任何人遇到這種事都會這樣。”

大約六個月后,哈斯利姆再度成為該案的焦點。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在2012年接受萊萬多斯基的面試后開始效力于一家名為TytoLiDAR的初創公司。盡管萊萬多斯基和哈斯利姆都不是被告,但Waymo指控哈斯利姆和Tyto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技術轉讓和企業并購,成為Uber竊取商業機密的幕后推手。Waymo稱,萊萬多斯基參與Tyto盜竊商業機密的時間與他在Waymo任職的時間重迭

Waymo表示,在萊萬多斯基于2016年1月離職后,他成立了Ottomotto公司,該公司幾個月后收購了哈斯利姆效力的Tyto。這一切都是在Uber于去年8月份以6.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Ottomotto之前發生的。

“萊萬多斯基親自指導哈斯利姆在Tyto公司開發了包含Waymo商業機密的技術。”Waymo在上周五提交的法庭文件中說,“萊萬多斯基利用多家空殼公司來隱藏他參與其中的事實。他通過Tyto盜竊Waymo的知識產權,以便在收購之后可以為被告所用。”

Uber否認Waymo的指控,之前還表示,該公司早在2015年就開始研發這項技術,而萊萬多斯基那時還未加入該公司。Uber曾經表示,該公司的LiDAR傳感器(它可以幫助無人駕駛汽車探測周圍環境)是由機器人學家斯科特·波姆科(ScottBoehmke)設計的,而跟他合作的Tyto工程師沒有一個在Waymo工作過。

隨著舉證期限在本月到來,Waymo和Uber仍在就兩家公司應該相互共享的記錄、證人應該回答的問題和最終在10月呈獻給陪審團的內容爭論不休。該案主審法官威廉·阿爾蘇普(WilliamAlsup)曾在7月26日的聆訊上對Waymo是否有足夠證據證明Uber占有或使用其商業機密表示懷疑。他要求Waymo在8月24日之前詳細解釋Uber如何竊取和濫用這些信息。

由于面臨法官要求解雇拒絕提供證據的工程師的壓力,Uber今年5月解雇了萊萬多斯基。萊萬多斯基曾經以美國憲法賦予其不必自證其罪的權力而拒絕出庭。

萊萬多斯基在今年2月的全體會議上告訴同事,他曾經下載了Waymo的文件,以便可以在家中工作。他于次月向卡蘭尼克解釋稱,他需要這些文件來證明自己在Waymo工作過,以便獲得預期的獎金。

卡蘭尼克對Waymo律師稱,他認為這種做法“荒謬”而“愚蠢至極”,但他相信萊萬多斯基的解釋,相信Waymo的商業機密沒有被傳到Uber。Uber的公司律師安吉拉·帕迪拉(AngelaPadilla)在上周提交給法院的聲明中表示,她參與了3月29日發生的這場對話,萊萬多斯基也表示他已經刪除這些文件。

作為回應,Waymo周一要求法官裁定Uber藐視法庭,因為Uber沒有遵守之前法院要求其在3月31日之前披露萊萬多斯基下載的文件是否已經全部刪除的命令。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