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污水處理技術不斷提高,國內污水處理規模已和美國基本相當

時間:2016-10-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第十屆世界水大會暨展覽會日前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市舉行。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000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參會,與會人士共同研究和分享水處理設備、技術及解決方案,以應對水資源短缺和干旱給人類帶來的威脅。

第十屆世界水大會暨展覽會日前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班市舉行。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000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參會,與會人士共同研究和分享水處理設備、技術及解決方案,以應對水資源短缺和干旱給人類帶來的威脅。對于中國在解決水污染問題上所做的努力,以及中國在水務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與會人士普遍表示認可。

創新項目贏得廣泛贊譽

水資源缺乏和干旱正在威脅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國際水協會的報告顯示,在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氣候變化以及水資源不合理配置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缺水和干旱已經影響到全球40%的人口,而且對經濟增長、減貧計劃、健康與福祉和環境保護等構成現實威脅。

為此,今年的世界水大會首次設立了水資源稀缺與干旱高峰論壇,來自多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和水資源專家在論壇上表達了應對干旱問題的決心,并討論最新研究成果,力圖尋找有效的應對缺水、干旱問題的途徑。

暢銷書《藍色經濟》的作者、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創始人岡特˙鮑利對中國的創新型項目表示贊賞,他在世界水大會開幕式的演講中說:“大家能想象得到嗎?中國的科學家已經實現了用海水灌溉稻田,這是多么地令人鼓舞!”在國際水協會提供給所有參會人員的資料中,有一個特殊的袖珍記錄本,紙張手感非常順滑。鮑利告訴大家,這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家造紙廠以石灰石、方解石等為主料,經過粉碎、造粒,加以高分子材料和多種無機物為輔料生產的特殊紙張。這種造紙技術不僅不會消耗木材,而且整個過程不用一滴水。“中國人在2000年前發明了造紙術,現在他們正在徹底改造這一技術。”

國際水協會非傳統水資源專家委員會中國區主席王曉昌告訴本報記者,面對缺水問題,傳統的解決方法通常是根據需求尋找水源,而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應該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規律,在進行城鄉和工業規劃時,應該充分考慮到水資源的可利用性,同時在科學論證的前提下,加強水循環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污水處理技術不斷提高

國際水協會大中華區總監李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政府非常注重用水效率,在每個工業領域都有非常嚴格的水效考核,比如每噸鋼的生產用水,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的用水等,都有相應的標準,而且這些標準是動態的,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嚴格。所以,近些年一些耗水大戶已經慢慢被淘汰,工業領域的用水效率越來越高。在節水和水處理技術領域,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水工業市場。

在市政用水方面,中國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國只用10到15年就建成了約5000個城鎮污水處理廠,目前的污水處理規模已經和美國基本相當。國際水協會正致力于協助中國的污水處理企業轉型,提高運行效率和質量,同時轉變傳統觀念,通過應用一系列新型技術,把污水處理過程轉變為能源生產過程,不僅能夠發電,還可以回收氮磷等資源。

雖然目前最新的、原創性的水科技還主要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但中國正在努力追趕,特別是在基礎研究領域。李濤透露,5年前,國際水行業的權威期刊《水研究》很少刊登中國科研人員的文章,而現在每一期約有1/4的文章出自中國科研工作者。這與中國在水科技研發領域的投資大幅增加密不可分。從“十一五”開始,中國政府對水行業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強,如今,中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研究成果和解決方案,大大促進了中國水科技、水行業市場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

落實環保政策更加高效

世界水大會每兩年舉行一屆,是國際水協會主辦的重要活動之一。中國北京曾在2006年主辦了第五屆世界水大會,當時世界一流的水技術和水務公司齊聚北京,對中國的水務改革和技術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水務專家普遍認為,工業化并不一定伴隨著水污染和各種環境問題,關鍵是人們如何轉變思維和行為方式。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加上科學規范的管理,人類完全可以做到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不破壞水資源。

國際水協會主席赫爾穆特˙科洛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中國的水污染治理前景表示樂觀。科洛斯是奧地利人,曾經親自參與了奧地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污染治理行動。“奧地利花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水污染問題的嚴重性,然后出臺了相關法律,15年后整個國家恢復了山清水秀”。科洛斯說,這并不是說治理過程是一帆風順的,實際上,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有一個漸變的過程。雖然中國一些地區水污染問題較為嚴重,但科洛斯認為,中國政府有著強大的執行力,在落實環保政策時更加高效。科洛斯表示,治理水污染除了引進必要的技術手段,改變和提升相關企業管理人員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意識非常重要。此外,政府對環保產業的政策和資金傾斜對于水污染治理意義重大。

鮑利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非常關注,他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必須實現工業化和完成高附加值的產業轉型,但未必通過傳統的方式。“以農業的現代化為例,中國在農林漁業有著寶貴的傳統經驗和高效的生產方式,這些經驗和生產方式不僅綠色環保,如果加以科學利用,還對發展節水型現代化農業十分有效。”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