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水泥余熱電站建設空間巨大

時間:2008-09-2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作為世界水泥消費和生產大國,十五期間,我國水泥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5年水泥產量達到10.64億噸,五年平均增速為12%。

編者按:我國水泥余熱電站建設空間巨大, 作為世界水泥消費和生產大國,十五期間,我國水泥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作為世界水泥消費和生產大國,十五期間,我國水泥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5年水泥產量達到10.64億噸,五年平均增速為12%。這期間,我國水泥工業掀起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建設高潮。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占我國全部水泥生產能力的比重已提高到了40%。葛立武告訴記者,截至2005年末,全國日產700噸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共有622條,其中日產1000噸以上的有580條。   不過,我國水泥工業的快速發展也給水泥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由于我國水泥工業存在著總量潛在過剩、結構不合理;資源、能源消耗大,綜合利用水平不高;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落后生產能力比重大;技術法規不夠完善等諸多問題和矛盾。2003年開始,我國水泥企業利潤開始急劇下滑。葛立武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能力,水泥余熱電站建設開始浮出水面。   對于目前出現的水泥余熱電站建設井噴形勢,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告訴記者原因有三:其一,十五期間,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能力達到了水泥總生產能力的40%,上水泥余熱發電生產線有了基礎;其二,隨著經濟發展,電力、煤炭出現緊張,價格也持續上漲,對水泥企業的影響很大,因為電價、煤價要占到水泥生產成本的60%以上,遠遠超過了其原材料的成本,從節電、節煤角度考慮,企業需要利用余熱,降低生產成本;其三,十五期末,國家號召節能,發布的《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廣水泥窯余熱發電技術,并要求在日產2000噸以上水泥生產線中每年建設低溫余熱發電裝置30套,這為水泥余熱電站的建設提供了政策支持。   空間巨大   國外對于純中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從60年代末期即開始研制,70年代中期進入實用階段,到80年代初期此項技術的應用達到了高潮,漸趨普及。日本對此項技術的研究開發較早,也較為成熟。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經原國家計委和國家建材局與日本有關方面協商,由日本新能源產業株式會社提供了一套6480千瓦的純低溫余熱電站設備,應用于安徽寧國水泥廠4000t/d生產線,于1998年投入運行至今,噸熟料發電量超設計水平。2003年,又在廣西魚峰集團柳州水泥廠3200t/d生產線上建成了裝機容量為5700千瓦的低溫電站,近兩年來,平均發電功率為5910千瓦,噸熟料發電量達到35.6度。   我國水泥余熱發電技術的開發研究始于八五期間,多年來,經研究設計、設備制造及水泥生產企業聯手合作,堅持不懈的努力,產學研相結合,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在不同規模的新型干法生產線上,利用國產設備建設了多種低溫余熱發電裝置,但應用尚不普遍。截至目前,我國有49條采用余熱發電技術的新型干法生產線投入運營,不足我國現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10%,其中32條為補燃型,17條為純低溫型(有4條是采用引進的技術和裝備)。預計到今年底,還有約25條純低溫余熱發電站投入運營。   到2010年,如果40%的新型干法生產線采用余熱發電技術,可以預期,新型干法水泥余熱年發電量可達84億度。按電站自用電率8%計算,年供電量約為77億度。如按供電煤耗每度380克標煤計算,相當于年節約300萬噸標煤、減少粉塵排放約4萬噸、減少CO2排放約660萬噸、減少SO2排放約6萬噸、減少NOX排放約4.5萬噸,可使噸水泥熟料成本降低約10~15元。   可以看出,水泥企業充分利用余熱發電,既可以最大限度滿足企業終身的用電需求,減少外購電量,又可以降低水泥制造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是世界水泥工業發展的趨勢。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水泥生產和消費大國,也是能源緊缺國家,充分利用水泥窯余熱發電勢在必行。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張人為認為,以后我國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都應考慮采用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并納入設計規范,作為新型干法水泥工廠建設的不可或缺的工程內容。因此,中國有多少條水泥生產線,水泥余熱發電市場就有多大。   大有可為   我國水泥余熱發電經歷了高溫余熱發電、帶補燃爐的中低溫余熱發電和目前的純低溫余熱發電三個階段,其中純低溫余熱發電由于是不用燃料的余熱利用,所以更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也是政府重點鼓勵的對象。   據悉,純低溫水泥余熱發電過程是將水泥生產的預燒成過程中產生的廢氣由余熱回收鍋爐進行熱回收,再由蒸汽輪發電機進行發電。目前,日本川崎重工是全世界水泥余熱發電設備市場資格最老、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廠商。   水泥余熱電站的一次性投資較大,一條日產5000噸的水泥生產線安裝余熱發電設備的投資為5000萬元左右人民幣。   在良好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近年來我國一大批裝備制造企業都開始挖掘這個市場。   目前杭州鍋爐廠占據了國內90%的余熱鍋爐市場,而蒸汽輪發電機的市場則主要被杭州汽輪機廠、南京汽輪機廠和青島汽輪機廠瓜分。因為發電設備市場下滑,國內的南通鍋爐廠、哈爾濱鍋爐廠、鄭州鍋爐廠、江蘇鹽城鍋爐廠都對這一市場虎視眈眈。   國產水泥余熱發電設備與國外相比雖然已經沒有技術門檻需要跨越,但是全套技術裝備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需要全面配套的跨越式發展。裝備制造企業應該把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相結合,加快引進消化吸收步伐。可以斷定,水泥余熱發電市場將給裝備制造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