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風電倒逼火電煤企 轉型突圍勢在必行

時間:2015-04-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風力發電發展勢頭正猛的當下,火電企業要主動適應電力改革新形勢,面對大用戶直接交易等改革舉措,積極制定應對性策略,爭取最大發電效益。同時優化進煤結構,抓好燃料成本控制。同時在自身企業管理理念和培養市場競爭意識上下功夫,實現由生產管理向市場經營的轉變。”

4月7日,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了《關于做好2015年度風電并網消納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和電網企業高度重視風電有效利用,優化本地電網調度運行,挖掘系統調峰潛力,確保風電等清潔能源優先上網和全額收購。

亦有觀察者指出,從國家戰略高度配合風電消納,勢必會壓縮全國火力發電送出份額。作為火電原料商,這讓原本已經處在“煎熬期”的煤炭企業或因庫存愈發高企更加苦不堪言。

風力發電勢頭正猛

近日,中研普華研究員肖健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介紹,在特高壓建設加速、并網各項政策逐漸落地和風電場經濟性變好的背景下,繼國內風電經歷2011年和2012年新增容量連續兩年下滑后,2013年風電裝機容量重新進入增長軌道,并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反彈。

記者注意到,2014年風電上網電量1534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2.78%。截至2015年2月底,我國并網風電裝機容量首次突破1億千瓦,達到10004萬千瓦,繼續穩居我國第三大發電類型和世界風電裝機首位。

優品資管研究員望濤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風電作為新型清潔能源,隨著國家對環境和大氣保護的重視日趨加強,未來風電所占比重會越來越高,在國民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未來國家政策會大力支持風電行業,風電行業將朝著規模化方向發展。海上風電快速發展,風電機組造價成本將保持不斷下降的趨勢,風電上網電價將日趨穩定,風機制造行業集群度將不斷提高。”中商產業研究院行業分析師馬思明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有跡可循的是,記者從國家能源局制定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草案)》中知悉,到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規模達到1.5億千瓦,并初步規劃了在甘肅、新疆、蒙東、蒙西、吉林、河北和江蘇沿海建設七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火電、煤企“壓力山大”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風力發電的強勁勢頭和美好前景,火電似乎有些相形見絀,力不從心。然而,火電陷入階段性發展窘境的同時,也直接波及到燃料供應方——煤企的連鎖反應。或導致煤市持續低迷和庫存高企的雙重壓力之下,一些地區煤礦企業均采取讓員工長期放假的措施應對困境。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風電力保”,令火電與煤炭產業不亞于遭遇到一次行業集體危機。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國目前火力發電已連續出現負增長。

有數據顯示,2014年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4706小時,同比減少314小時,均為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環保的壓力下,火電發電量在逐漸減少。受清潔電源優先上網政策的影響,火電上網順序在水電、核電等之后,在電源間競爭中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

“由于霧霾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占煤炭消費量50%以上的煤電成為環境管理的嚴控對象。有關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越來越高,對污染物的控制種類和排放要求日趨嚴格,火電企業環保壓力極大。”肖健這樣對記者說。

目前,火力發電廠生產經營需遵照執行嚴格的火電排放標準,即為《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該標準從2014年7月1日全面實行,比該標準更嚴的《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出臺,將煤電機組“對標”燃氣機組,對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月7日,山東滕州市富源熱電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電話里告訴記者,煤電升級改造計劃實施存在技術和資金等方面問題。雖然國家在行動計劃中提出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主要參考技術,但全國火電機組大小、新舊和運行情況均不一,到底是不是全部適用,還有待驗證。

與此同時,目前煤企市場需求增幅減少,產能過剩,價格下跌,供大于求的問題難以緩解。隨著煤價持續下滑,煤炭行業虧損范圍逐步擴大。2014年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4.4%。

截至3月底,包括中國神華和中煤能源在內的11家煤炭上市公司發布了2014年年報。其中,神華2014年凈利潤為368.07億元,同比下降19.4%;而中煤則更為悲觀,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從2013年的35.76億元下降至7.67億元,同比下降78.6%。

有觀察者指出,對于煤企最大的危機莫過于資源品價格下跌,據調研煤炭企業虧損面超過70%,大部分煤炭企業經營困難,一些企業減發、欠發工資問題突出。

“除了來自行業內部壓力外,環保及國家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等外部壓力,也是煤炭企業陣痛不斷的重要原因。”肖健表示說。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為了實現減排目標,對于煤炭需求將會進一步削弱。煤炭企業所有承受的壓力可見一斑。

馬思明認為,未來幾年,我國煤炭消費和產量將繼續保持下降趨勢,煤炭價格下行壓力仍然比較大,整個煤炭行業將面臨整體虧損的局面。同時,國家戰略支持的風電,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煤企的發展態勢。

轉型突圍勢在必行

不難發現,現行經濟環境使得火電及煤企壓力空前。然而,企業如何既要維持正常運轉,又要有助長遠發展,究竟該如何破題?

馬思明建議,火電企業走出發展瓶頸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在兼顧環境和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

望濤分析認為,火電廠應當積極引進效率更高的機組,充分利用能源,提高發電水準,同時需要提高人員專業素質,規范作業流程,提高火電發電效率。而對于煤企而言,需要積極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合理分配產能,提高質量,優化產品結構,推進綠色發展。

在肖建看來,煤企首先是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他告訴記者,面對持續的行業寒冬,煤企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各自的應對之策,通過布局清潔能源以及向下游煤化工領域延伸來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此外,在內部建設上要通過技術創新等手段,優化生產工藝、降低生產單耗,打開降本增效新空間。

“在風力發電發展勢頭正猛的當下,火電企業要主動適應電力改革新形勢,面對大用戶直接交易等改革舉措,積極制定應對性策略,爭取最大發電效益。同時優化進煤結構,抓好燃料成本控制。同時在自身企業管理理念和培養市場競爭意識上下功夫,實現由生產管理向市場經營的轉變。”肖建表示說。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