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打印究竟將如何改變傳統制造業?

時間:2014-09-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資本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之下,3D打印新應用層出不窮。在日前閉幕的美國芝加哥2014國際制造科技大展上,LocalMotors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3D打印電動車—Strati。

在資本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之下,3D打印新應用層出不窮。在日前閉幕的美國芝加哥2014國際制造科技大展上,LocalMotors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3D打印電動車—Strati。此前,GE航空公司表示,將建立新的工廠,用3D打印方式大規模生產LEAP渦扇噴氣發動機金屬零件。

IDC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3D打印已由一種新興技術逐漸發展成為主流技術,很多企業開始認可并接受該技術帶來的成本和生產效益。IDC預測,從2012年到2017年,全球3D打印市場將出現出貨量和銷售額的巨大增長,復合年增長率將分別達到59%和29%。

在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3D打印正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傳統制造業。

3D打印改變了什么

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至今,世界經濟復蘇仍然乏力,亟須制造業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在這一過程中,新興技術和新興產業將發揮主導作用,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

3D打印技術無疑為傳統制造業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以3D打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制造模式,被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具標志性的生產工具”。

那么,3D打印究竟將如何改變傳統制造業?

在媒體的熱炒之下,3D打印的概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并對其優勢有了初步了解:3D打印所采用的增材制造技術,比傳統的減材制造技術更節省材料,同時,3D打印可以制造出傳統制造方法難以勝任的復雜部件。

不過,3D打印顯然還有更深遠的影響。

比如,在材料方面,亞洲制造業協會CEO兼秘書長羅軍指出,3D打印提高了難加工材料的可加工性,拓展了材料的應用領域,并帶動了材料、軟件開發等龐大的新興產業的崛起。

在制造方面,3D打印則推動了傳統制造生產模式的變革,培育出了新的制造體系。

比利時Materialise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Kim告訴記者,目前國外已經出現了“云制造”的案例,即建立一個3D打印的加工服務中心,進行生產工作,然后將3D打印與云計算技術進行結合,這樣用戶在任何位置都可以進行3D打印。

技術在進步

不過,3D打印作為一項先進的技術,市場規模卻比較有限。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約40億美元,較2012年翻了一番,尚不如一家大型互聯網上市公司的市值。

Stratasys中國區總經理汪良艮告訴記者,由于3D打印技術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更適合用于設計環節。“通過3D打印技術,設計師的理念不需要經過開模,就可以把原型做出來,并對外觀進行測試,驗證設計方案和設計理念。”汪良艮說。

據汪良艮介紹,目前設計環節的應用,占據了3D打印市場80%之多。而在大規模生產方面,3D打印在成本和效率上則被認為缺乏優勢。

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上述現狀正在發生改變。

汪良艮告訴記者,一方面,材料的種類越來越多,讓3D打印更有用武之地。另外,在一些領域,3D打印也已經用于直接生產產品。比如,Stratasys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團隊,進行數碼直接制造。

LocalMotors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3D打印電動汽車—Strati更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了解,這款汽車有很多零件直接經3D打印而成。同時,一部汽車大概由2萬個零部件組成,但Strati則僅由不到50個零部件組成。LocalMotors公司總裁約翰·羅杰斯表示,新工業減少了加工和安裝的工作量,同時也避免了材料浪費。

應用在行動

在技術進步的同時,3D打印的應用市場也需要進一步打開。

“3D打印的發展關鍵在應用。未來三到五年是3D打印產業發展的關鍵期,如果不能把應用市場打開,那么3D打印的前景將會更加撲朔迷離。”羅軍說。

羅軍還援引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歷史,來說明應用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他告訴記者,工業機器人最早誕生于美國,但二戰之后,日本勞動力大量缺失,于是大量采購美國的工業機器人。到了上世紀70年代,由于日本在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中不斷發現、完善和解決問題,因此在技術水平上超越了美國。“應用市場決定了產業發展。”羅軍說。

在推動3D打印應用方面,由羅軍擔任秘書長的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正在積極行動。據羅軍介紹,目前該聯盟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展開工作,首先是集納會員企業的設備,打造展覽展示中心,通過開放的環境,讓用戶對3D打印技術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其次是加強科普,最后是開展加工服務業務。

據了解,目前中國3D打印創新服務中心總部已落戶山東青島。該中心包括展示體驗中心、加工服務中心及技術研發中心。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目前瞄準的是磨具模型,在文化創意領域的應用則是與時尚相結合。此外,還將成立文物俱樂部和云工廠。

根據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的規劃,未來三年內,將再建立10個分中心,以推進3D打印的應用發展。“應用市場只要撕開一條口子,3D打印的發展一定是幾何級數的增長。”羅軍說。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