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風電走出去的新探索

時間:2012-09-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介紹,集團是商務部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的副會長單位,也是標準委員會的主任單位,負責全國各個行業的標準的制定和“走出去”的標準的推廣。然而,在記者看來,商會也只是起到協調作用的民間組織,由于電力行業缺乏統一的主管部門,積極推進中國標準這一龐大的系統工程,更多的是企業的自發行為,其整合力量和效率仍值得反思。

大雨洗滌過的天空,綻放出湛藍的夢幻,隨著夕陽西下,白云慢慢鍍上了金邊,兩相交映,中國的風機就在這美麗的東非高原上轉動。

這是今年中非論壇宣傳片的一幕,這一幕位于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牽頭聯合中地海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擔的我國第一個國際風電EPC項目、第一個兩優支持的新能源項目——埃塞俄比亞阿達瑪(ADAMA)風電場。這是中國第一個技術、標準、管理、設備整體走出去的風電項目,采用中國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和驗收,采用中國風機設備和中國監理。當我國央企走入非洲攫取資源的“新殖民主義”質疑聲四起時,在場的人們無不為這樣的美麗而和諧的畫面所動容。“我們的風機真正做到了讓埃塞俄比亞人民引以為豪,因為它代表了全球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水平。埃塞俄比亞這樣的非洲國家可以挺起胸脯告訴世界,他們也在為全球氣候變化貢獻綿薄之力。”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黃河對記者說。

埃塞典范:從經濟援助到技術援助

經過多年的“走出去”發展,中央企業海外業務模式和區域領域逐步拓展,國際化經營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據商務部統計,2011年中央企業在境外(含港澳地區)營業收入3.5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280億元,明顯好于境內經營水平。

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的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上表示,2011年中非貿易額達到1663億美元,中國累計對非直接投資金額已達150多億美元,項目遍及非洲50個國家。今后三年將在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擴大投資和融資領域合作。

阿達瑪風電場就是中國對非技術援助的典型,不僅授人以魚,更是授人以漁。埃塞俄比亞約有8000萬人口,2011年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約210萬kW,用電人口僅約41%,電力需求也急劇增長。與此同時,雖然埃塞目前尚未發現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石化資源,但水電、風電、太陽能和地熱等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且互補性較好。

據此,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與埃塞俄比亞礦產能源部(現為水和能源部)于2009年9月簽訂埃塞俄比亞風電和太陽能規劃的備忘錄。這是中國第一個技術、標準、管理、設備整體走出去的風電項目,采用中國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和驗收,采用中國風機設備和中國監理。

這為埃塞俄比亞提供今后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風能和太陽能的開發思路。2012年4月埃塞俄比亞水和能源部組織各相關單位對《中國援埃塞俄比亞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規劃報告》進行了討論和審查。“我們這個數據是埃塞俄比亞人民自己測量的8倍。”黃河對本報記者說。

規劃先行:符合當地國家經濟發展訴求

“走出去到了一定程度,必須先進行合理規劃。所以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制定的國際發展戰略就是‘高端切入、規劃先行、技術領先’”黃河向本報記者說。

該戰略符合國家“走出去”的戰略需要,特別是咨詢服務業走出去的戰略。近幾年中國咨詢出口額大幅提高,2010年咨詢服務出口額為227.7億美元,占服務出口總額的13.4%;與之相比,2010年美國咨詢服務類為1071.65億美元,占服務類出口總額的19.36%。中國咨詢服務出口還有很大提高的空間。水電顧問集團堅持以技術咨詢服務為主的方向“走出去”,符合國家鼓勵的提高服務貿易類出口比重的要求。

中國的水電風電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裝備制造能力和水平均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現階段世界上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亞洲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水電開發利用率極低,同時他們的水電開發技術落后、資金缺乏、市場有待培育。雖然有很多中國企業在非洲、亞洲水電資源豐富的國家開展了大批的水電項目建設,但仍然處于單個企業單兵作戰、單個項目開發,未對該國的水電資源進行全面評估,所開發的項目未必就是開發條件最好、技術經濟指標最佳的項目,甚至部分企業所參與的項目技術經濟指標較差,導致雙方利益受損。

“中國工程企業走出去經歷了從‘施工走出去’到‘設備走出去’,但因其技術瓶頸,無法形成很好的產能,缺乏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我們的‘走出去‘是技術服務、設計咨詢、規劃、中國標準走出去,可以很好地發揮技術優勢,為一個國家(地區)的能源發展‘把脈’,從思想根源影響最高決策層,直接參與項目所在國的中長期經濟戰略的制定。”黃河對本報記者說。

放眼全球,亞非拉美等第三世界國家對經濟發展的訴求日益強烈,而經濟的發展是以能源發展為前提和優先,很多國家紛紛提出自身的經濟發展規劃、能源發展戰略等。以埃塞俄比亞為例,埃提出了“綠色經濟和發展”,“正是立足這些項目所在國的自身發展要求,我們為他們量身打造發展規劃。我們希望能將中國的技術和經驗服務世界人民,特別是與發展中國家的分享我們的技術成果。”黃河進一步向記者說到。

持續深入:帶著中國標準“走出去”

記者曾就“走出去”的問題采訪過多位中資企業負責人,幾乎所有負責人都在為如何帶著中國標準“走出去”而煩惱。我國最初的行業標準于建國時沿襲了前蘇聯的標準體系,時至今日,我國各行各業還在不斷建立完善其標準體系,特別是在高端市場競爭中,選用何種標準至關重要。如今,央企在海外面臨的現實情況是項目工程一般都是采用西方標準,由西方監理公司負責監理,央企處于被動局面。

“我國的標準是按部委體系來的,以土建為例,牽涉到電力、水利、交通、建筑、鐵道等標準,可謂五花八門。”黃河對記者舉例說,“我們在國外推行中國標準時,常被要求出示英文版的中國標準,但國內的翻譯工作卻大大滯后,水電行業標準至今只翻譯了三十本。”“但是我們在阿達瑪風電場卻實現了先入為主,我們制定了風電場的驗收規程規范、風電的自動化控制、風電的并網標準等規則,使埃塞俄比亞新能源領域的標準從一張白紙到了完全可以說是中國標準。”黃河說。

央企走出去對標準的認識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沒有深入當地時,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采取的辦法是“本土化作戰”。集團在俄語區收購了哈薩克斯坦電力設計院,讓該設計院來承擔俄語區的工作,用以解決語言、習慣、文化、標準等方面的矛盾,集團還準備在西語區、法語區也采取同樣的辦法,以達到更好的融合。

據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介紹,集團是商務部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的副會長單位,也是標準委員會的主任單位,負責全國各個行業的標準的制定和“走出去”的標準的推廣。然而,在記者看來,商會也只是起到協調作用的民間組織,由于電力行業缺乏統一的主管部門,積極推進中國標準這一龐大的系統工程,更多的是企業的自發行為,其整合力量和效率仍值得反思。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