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12-19 14:37:15來源:ronggang
圖2 溫度變送器至PLC原理[/align]
2.3 油氣濃度狀態參數
油庫的罐區是防火、防爆的重點區域。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用于探測灌區的可燃氣體濃度,在達到危險程度前報警,是防火、防爆、預防油氣泄漏的強有力的手段。根據具體的情況,選用ES2OOOT-C系列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可燃氣體報警信號為標準4—20mA DC信號,可以通過安全柵連接至PLC。
[align=center]
圖3 可燃氣體報警信號測量原理圖[/align]
3 遠程監測系統的整體構架
3.1 系統結構
由于目前油庫中油罐分布區域廣,甚至分布在不同的區,因此要想獲得整個油庫的儲油和安全狀態參數,必須為每個油罐安裝相應的傳感器以及為油罐區安裝油氣濃度火災報警裝置,使之組成一個完整的傳感器網絡。負責采集這些傳感器信息數據的數據采集系統必須是一個分布式系統,并且該數據采集系統需具備遠距離的數據采集和數據傳輸能力,最后采用某種通訊方式對整個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綜合上述考慮,系統結構圖如下:
[align=center]
圖4 油庫遠程監測結構圖[/align]
系統的控制核心是西門子S7-400 PLC和庫區監測PC(Profibus-DP 1類主設備),其DP口通過DP電纜與總線模塊ET200S進行實時數據交換。ET200S通過現場檢測元件和傳感器系統將系統主要監控參數采集進來,通過最高12Mbit/s的Profibus-DP現場總線網絡將采集數據傳輸到中央控制器,控制器根據具體工藝要求進行處理,再通過Profibus-DP網絡將控制傳給ET200S,實現各現場監測元件的控制流程。庫區監測PC負責監控Profibus-DP從設備并獲得各監測數據,這些數據被寫入數據庫,供WEB服務器請求數據,而遠程客戶機通過Internet請求WEB服務器的數據,從而實現油庫的遠程監控。
3.2 系統硬件組成
系統硬件分兩個部分,即傳感器和PLC組成的數據采集部分,服務器與客戶機組成的數據傳輸和處理部分。
傳感器是整個系統的關鍵之一,由于油庫是易燃易爆場地,因此我們的選取必須滿足一定的安全等級。我們選擇了適合易燃易爆場合使用的光纖液位傳感器和GCM型光纖光柵溫度傳感器以及ES2000T-C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來獲取油庫狀態參數。
在現場級PLC組成Profibus-DP網絡的分布式數據采集系統,使用Profibus通訊協議實現PLC之間的數據傳輸。Profibus-DP屬于設備總線,主要應用于復雜現場設備和分布式I/O,物理結構為RS-485,傳輸速率為9.6kb/s~12Mb/s。最大傳輸距離在加中繼器的條件下能延長到10KM,最多能掛接127個站點。在管理級,PLC和PC機構成以太網,負責現場級的監控和采集數據的顯示。
3.3 軟件組成
軟件可分為數據采集和數據傳輸兩部分。數據采集部分負責對傳感器和監測元件傳輸到PLC實時數據的采集。該數據采集軟件使用組態王工控組態軟件來編寫,它包括主控監測畫面、實時趨勢曲線、歷史趨勢曲線、報警記錄,并及時的把監測到的油罐液位、溫度和監測現場的油氣濃度等狀態參數寫入數據庫。
數據傳輸軟件采用B/S結構即瀏覽器和服務器結構, 它是隨著因特網技術的興起對C/S 結構進行改變或改進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 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eb 瀏覽器(如Internet Explorer, Netscape 等) 來實現, 極少的事務邏輯在瀏覽器端實現, 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實現, 形成所謂三層結構。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客戶端的系統配置載荷, 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 降低了用戶的總體成本。其數據流向如下:
[align=center]
圖5 數據流向圖[/align]
該軟件在Microsoft Developer Studio開發環境下用Visual C#開發的ASP.NET應用程序,ASP.NET是在服務器端嵌入腳步語言實現數據動態交互的技術。利用服務器端腳本可以建立數據庫連接,并根據特定條件從數據庫中檢索到數據結果放到普通的HTLM代碼中,且這些服務器腳本不依賴于任何瀏覽器和用戶使用的平臺。
4 結束語
油庫的遠程監測系統是一個集監控、控制、管理一體的分布式系統。本文所述系統基于光纖傳感器,采用Profibus和Ethernet構成系統的通訊網絡,以PLC構成系統底層控制站,完成生產過程的數據實時采集和過程控制,通過Web數據庫技術和ASP技術的結合將油庫的安全狀態參數以及報警參數通過Internet查看,實現油庫的遠程監測。
參考文獻:
【1】張志鵬,W.A.Gambling. 光纖傳感器原理[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1991. 175-184
【2】廖言彪. 光纖傳感器發展近況. 2000年6月第13卷第3期. 27-29
【3】梁長垠,孫光.基于光纖傳感器的多通道油位測量系統[J].微計算機信息,2005,21(3): 26-29
【4】Introduction to PROFIBUS Networks.SIMENS AG, 1997
【5】ET ZOOM Distributed I/O Device Manual.SIEMENS AG, 1997
【6】鄭宇軍,等. VISUAL C#案例教程.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2.
【7】啟明工作室編。MIS系統開發與應用.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標簽:
上一篇:電機群變頻調速的同步控制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8-06
2025-07-08
2025-06-30
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