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品及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城市照明工程之中,為城市增添了無限的光彩。
處方三嚴格新興產業準入“門檻”
近年來,正是看到LED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利好前景,眾多資本紛紛一哄而入,試圖爭搶正在日益做大的蛋糕。由此也產生出標準體系缺失、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此外,不少地方政府搞“政績工程”等問題也較為嚴重。
針對這些現象,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李健在兩會期間表示,目前全國各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同質化現象嚴重,有不少是低水平重復建設。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必須從一開始就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中心環節,構建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知識產權體系。
針對新興產業的準入門檻,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計算機學院孫濟洲教授提出,嚴格行業準入標準,提高新興產業競爭力。對新增從事新興產業的企業要從企業規模、投入產出比等方面設定較高準入標準,嚴格把關,減少和避免一哄而上的亂象。
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王計也認為,現在新興產業面臨著三“缺”:缺門檻,缺標準,缺水平,這容易出現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一哄而上,導致行業的無序發展。
“一些無資質、無實力的投機者獲取開發權,而后將該開發權作價入股尋求合作者,不僅擾亂了產業市場,而且容易滋生腐敗。”王計建議,對新興產業設置準入條件,并可考慮將企業資產、資質、已建項目及銀行信用等作為準入門檻參考。
處方四以標準戰略為切入點發展新興產業
以LED產業為代表的幾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標準體系多數缺失。在今年兩會上,這一問題也引起了代表與委員們的重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專門提出議案,建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標準和專利戰略作為切入點。
鄧中翰認為,通過自主創新,實施標準戰略和專利戰略,將是加快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十二五”期間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求。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現在轉型的一個重要抓手,也是一個民族要發展,必須提前做好布局和準備的關鍵點。很多今天看起來比較發達、強大的國家,在過去都是因為抓住了當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而這些產業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今天而言仍然是至關重要的產業。”鄧中翰說道。
他建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和專利戰略是切入點。比如中國現在推動的《安全防范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簡稱SVAC標準),已經上升為國家標準,正在報送國際標準,成為領先于國際的新標準。這將使我國在交通的自動化控制、公共安全的自動化識別、跟蹤等領域有更多的話語權,成為“中國智造”的標志。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