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亞洲首座塔式太陽能熱電站將并網發電

時間:2013-08-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如果現場刮起超過6級的大風,原本呈傾斜角度的定日鏡就會改為水平狀態,以減輕橫風吹來時對鏡面的負荷;趕上從天而降的冰雹,定日鏡又會恢復成傾斜姿態,降低冰雹砸到鏡面的幾率,只要不是雞蛋大小的超大冰雹,定日鏡都可以輕松應對。

舉世聞名的八達嶺長城腳下,一位“守望者”遠遠地望著長城:一座高達119米的“小蠻腰”集熱塔,在“裙擺”周圍的地面上,鋪設著100組反光定日鏡,這些定日鏡猶如一百顆耀眼的巨型鉆石,把太陽光反射到集熱塔上的集熱器里。

熱電站將并網發電

 

八達嶺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內聳立著一座高達119米的白色太陽能吸熱塔,將地面上100組“定日鏡”反射的太陽光中的能量盡收其中。這座電站不但能生產綠色能源,還給延慶增添一抹亮色。

這就是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延慶八達嶺塔式太陽能聚光光熱發電實驗電站,也是亞洲第一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經過整整一年的試生產調整,熱電站目前已經具備了并網發電的技術條件。”站長馬廣成昨日興奮地宣布。投產后,這個裝機容量1兆瓦的“小蠻腰”每年可以發電270萬度,相當于1100余噸標準煤產生的電量。

陣雨天熱電站持續發電

距離電站還有二三百米,透過車窗,記者就被眼前這個造型優雅的“小蠻腰”所吸引。這是個白色的六邊形螺旋狀柱體,朝北一側靠近頂端的位置留有三個“窗口”。“這叫太陽塔,也叫集熱塔,高119米,那三個窗口將用來安裝集熱器。”馬廣成在一旁解說,“之所以留三個窗口,是因為我們電站是實驗電站,可以通過裝不同的集熱器,以測試其性能特點,從而選擇更適合的集熱器技術。”

不過,“相貌”雖好,可這太陽能熱發電站有什么“真本事”?

馬廣成解釋,電站采用“光—熱―電”的發電方式,即成千上萬的小塊定日鏡把太陽光反射到位于太陽塔頂的集熱器表面,形成8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通過傳熱介質產生400攝氏度以上的蒸汽,推動蒸汽輪機發電。

作為我國首座自主知識產權光熱發電站,該電站于2006年立項,屬于國家863計劃。根據設計,該電站裝機容量為1兆瓦,屬于示范項目,投產后每年的發電量將達到270萬度,相當于1100余噸標準煤產生的電量,可減排二氧化碳2300余噸、二氧化硫21噸、氮氧化合物35噸。

同樣是依靠太陽能發電,與市民常見的光伏發電相比,這種光熱發電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儲存能量——集熱器可以儲存約1小時發電用的熱能。趕上雷陣雨,光伏只能停產,熱電站卻可以利用儲存的能量持續發電。

“向日葵”追著太陽轉

雷雨天都不怕,趕上天兒好有大太陽,“小蠻腰”周圍的100組定日鏡就像池塘里“喝”飽了水的荷葉,一個個更有精神頭兒了。

“定日鏡高10.5米,鏡面是正方形,由八橫八縱共六十四塊小鏡子組成,每組鏡子面積為100平方米。”馬廣成說,為了盡可能多地吸收能量,技術人員專門研發了計算機程序,使得這些定日鏡可像向日葵一樣追著太陽轉:在鏡面自南向北傾斜的基礎上,上午鏡面向東,下午鏡面朝西。發電時,100組鏡面會同時把太陽光反射到集熱塔上,800攝氏度的高溫簡直把塔里的集熱器變成了一座火焰山。

可是,定日鏡畢竟是由一塊塊小鏡子組成,趕上大風、冰雹這樣的極端天氣,這些“荷葉”會不會打蔫?

“這一點你盡管放心,我們在研發過程中早就有打算。”馬廣成笑著說,當極端天氣出現時,這些定日鏡就會立即啟動一套保險程序。如果現場刮起超過6級的大風,原本呈傾斜角度的定日鏡就會改為水平狀態,以減輕橫風吹來時對鏡面的負荷;趕上從天而降的冰雹,定日鏡又會恢復成傾斜姿態,降低冰雹砸到鏡面的幾率,只要不是雞蛋大小的超大冰雹,定日鏡都可以輕松應對。

記者發現,定日鏡的安全性已經得到了自然界的初步認可—在一組定日鏡后面的鋼結構支架上竟然有一個鳥窩。

改造荒漠化土地建成電站

一組定日鏡占地100平方米,100組定日鏡即使嚴絲合縫地湊在一起,也至少要占總計1萬平方米土地。面對太陽能發電站建設面臨的最大爭議—大面積占用土地,總占地約300畝的八達嶺電站也是未雨綢繆。

記者在定日鏡場內看到,里面未被定日鏡支架占據的土地上生長著繁茂的綠草,有些陽光充足的夾道里甚至還種著大蔥。

“這片土地被占用為電站前,是荒漠化土地,不宜用來耕種;在這兒建設電站后,我們在原來土地表面鋪了一層土壤,才使這里初步恢復了生態效應。”電站工作人員說,根據土壤改良的情況,如果條件允許,未來定日鏡下的土地上還可以考慮種植一些喜陰的中藥材,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應的“雙豐收”。同時,四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就矗立在電站大門口,未來實現并網發電后,這里將成為一個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站。

“和傳統火力發電約35%的能量轉化率相比,目前第一代熱電技術轉化率為12%,預計2020年以前,接近火電轉化率的第三代熱電技術也將在基地里完成實驗。”馬廣成堅定地說。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