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智能家居市場雖然在未來物聯網應用之下會得到非常迅速的擴大,但是受制于國內核心技術不足的硬傷,勢必在壯大過程中會受到限制,不利于長期發展。
專家預測,全球平均每年智能家居領域的市場約500億美元,國內目前每年有近10億美元的市場。這個行業未來一定會迎來爆發性增長,也許三年,也許五年。李海學則表示,資金實力將決定企業能否挺住這個等待期。
在未來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實現2倍增長,從2012年的不足2000萬個節點增長至2017年的9000多萬個節點。由于智能家居市場上缺乏有品牌影響力、實力雄厚的大廠商,使得市場的進入門檻極低。在新一輪的浪潮中,依然會有大量其他行業的企業進入,這其中,最可能引起市場劇變的將會是熟悉移動互聯網的企業。
而傳統智能家居企業,面對這一浪潮,如果不主動求變,主動轉型,將被市場所淘汰。但傳統智能家居企業也擁有獨特的優勢,或者是渠道,或者是客戶群體,或者是對智能家居行業的了解,因此,把握自身優勢并抓住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傳統企業將會比新進入者擁有更美好的明天,特別是在過去的十年生存下來并有穩定客戶資源的。
以中產之家為主力用戶群,意味著未來智能家居將更多以模塊化、定制化、即插即用的設備為主,銷售渠道將更多的依賴于零售渠道,逐步代替裝修階段集成模式,高度依賴于房產和裝修渠道的模式。
雖然我國近年來智能家居市場迅速成長,市場每年以20-30%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15年市場蛋糕將達1240億元,但是國內當前的發展環境中還存大幾大硬傷。
中國節能減排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智能家居在我國發展近十年,總體而言,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智能家居雖蘊藏巨大的市場,但沒有完整的產業標準,沒有真正切入用戶需求,這兩塊“絆腳石”阻礙了這個產業的發展。
此外,不得不承認的是,智能家居行業涉及的核心技術幾乎都源自西方國家,并且當前所有的技術革新幾乎都由他們領導,國內的技術水平仍舊處于跟隨的狀況,這從兩方面來看:
1)基礎研究:如通訊、多媒體、自動控制等主流技術標準
2)系統平臺:硬件平臺、操作系統、云計算等
























網站客服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09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