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06-22 11:09:00來源:shixiang
圖1 基于總線實時開關技術的網絡隔離器示意圖[/align]
該系統的數據交換原理如下:以數據由外部網到內部網的傳遞為例,首先外部主機將由外部網接收到的數據進行TCP/IP 協議和應用協議的剝離,將其還原為原始數據,同時對數據進行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審查;審查通過后,將安全的數據傳遞給交換設備,然后內部主機接收到這批數據,在對它們進行TCP/IP協議和應用協議的封裝后,把它們發送到內部網。反之亦然。
以內網接收電子郵件為例,當外網需要有數據到達內網的時候,外部的服務器立即發起對隔離設備的非TCP/IP 協議的數據連接,隔離設備將所有的協議剝離,將原始的數據寫入存儲介質。根據不同的應用,可能有必要對數據進行完整性和安全性檢查,如防病毒和惡意代碼等。
一旦數據完全寫入隔離設備的存儲介質,隔離設備立即中斷與外網的連接。轉而發起對內網的非TCP/IP 協議的數據連接。隔離設備將存儲介質內的數據推向內網。內網收到數據后,立即進行TCP/IP 的封裝和應用協議的封裝,并交給應用系統。
這個時候內網電子郵件系統就收到了外網的電子郵件系統通過隔離設備轉發的電子郵件。在控制臺收到完整的交換信號之后,隔離設備立即切斷隔離設備于內網的直接連接。
如果這時,內網有電子郵件要發出,隔離設備收到內網建立連接的請求之后,建立與內網之間的非TCP/IP 協議的數據連接。隔離設備剝離所有的TCP/IP 協議和應用協議,得到原始的數據,將數據寫入隔離設備的存儲介質。必要的話,對其進行防病毒處理和防惡意代碼檢查。然后中斷與內網的直接連接。控制臺收到信息處理完畢后,立即中斷隔離設備與外網的連接,恢復到完全隔離狀態。
每一次數據交換,隔離設備經歷了數據的接受,存儲和轉發三個過程。由于這些規則都是在內存和內核里完成的,因此速度上有保證,可以達到100%的總線處理能力[4]。
4 隔離硬件的設計
網絡隔離器中實現數據交換的過程是通過對隔離硬件上的存儲芯片的讀寫來完成的。存儲芯片作為內外網的數據交換存儲區,其訪問設計方案決定了網絡隔離器的數據交換速度。為了滿足數據交換速度的要求,采用了帶緩沖區的雙通道實時開關技術。
雙端口靜態存儲器劃分為兩個存儲區域A、B。外部主機通過K1只能向A中寫入數據或從B中讀出數據,而內部主機通過K2 只能從A 中讀出數據或向B 中寫入數據,K1 和K2 的約束為K1a×K2c=0 且K1b×K2d=0。如此一來就將雙向數據通道變為了兩個單向的數據通道。這樣的設計使得在原有設計中內外部處理單元一方對隔離硬件進行讀寫操作,而另一方就無法訪問隔離硬件的情況有所改善,它允許雙方同時進入讀讀或寫寫的狀態。但是在這種結構中,存在著這樣的讀寫沖突問題,例如當外部主機通過K1 向A 寫入數據時,內部主機無法從A 中讀出數據,或者當內部主機從A 中讀出數據時,外部主機不能向A 寫入數據,對B 的操作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因此提出了帶緩沖區的雙通道實時開關技術。
[align=center]
圖2為帶緩沖區的雙通道實時開關技術原理圖[/align]
將A、B 存儲區域劃分為N 個相等的小塊存儲區ai、bi(1≤i≤N),K1 和K2 的約束為K1ai×K2ai=0且K1bi×K2bi=0。
這樣的改進使得當內外部主機中的一方對ai 或bi 進行訪問時,另一方仍可以對aj或bj(i≠j)進行訪問,減少了發生讀寫沖突的幾率,提高了數據通道的效率,從而實現了提高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間數據的交換速度的目的。
5 物理隔離環境下數據安全轉發方案的設計
物理隔離環境下數據安全轉發方案的設計目標是要在內外網隔離的前提下實現安全、動態、實時的數據交換。
數據存儲轉發的構架由外網處理單元、數據轉發區、內網處理單元、物理隔離模塊、通斷控制電路等功能部分組成。其中:
(1) 外網處理單元負責對外網數據的確定、采集工作,由內網用戶需求而定,例如指定訪問目標的網站等。
(2) 數據轉發區負責內外網數據的暫存、轉發工作。在數據交換的過程中,內網處理單元把數據導出到內網轉發區或者外網處理單元把數據導入到外網轉發區,而內網轉發區與外網轉發區是否有數據交換由隔離硬件根據用戶的轉發權限決定。用戶沒有數據轉發的權限時,外網轉發區與內網轉發區是完全隔斷的。
(3) 內網處理單元按照預先設定的安全策略對數據進行掃描分析、篩選過濾、病毒檢測等處理。來自于外網數據或發往外網的數據,如果違反既定安全規則就被阻止進出。
(4) 物理隔離硬件實現在物理傳導上使內外網絡隔斷,在物理上隔斷內部網與外部網。物理隔離硬件被設置在最低的物理層上,內外網的數據轉發由物理隔離硬件操縱通斷控制電路來執行,在同一時段內,物理隔離硬件只能接受來自內網處理單元或者外網處理單元轉發數據的請求,不能同時接收來自內網處理單元和外網處理單元轉發數據的請求,使內網轉發區和外網轉發區雙向進行數據轉發操作。而且它的失效只會影響內外網數據交換的性能,而不會影響內網的安全性。
(5) 通斷控制電路負責控制內網轉發區與外網轉發區的線路連接,同時控制對數據轉發區中的數據進行轉發或清除。通常,只有授予數據轉發權限的用戶和角色,在通過物理隔離硬件檢查后認定數據轉發權限與對象列表中的權限相符的情況下,通斷控制電路才會連通內外轉發區,并按其數據流向實施數據的轉發工作。
6 結束語
本文對雙通道實時開關技術進行了改進,提出了帶緩沖區的雙通道實時開關技術,通過該技術連接內網和外網,將內外網的雙向數據傳輸轉換為兩個單向數據傳輸,這極大的提高了內外網的數據傳輸速度;并且提出了物理隔離環境下數據傳輸的安全方案。因而從硬件和軟件上保證了內外網的安全隔離,提高了黑客等不法分子對網絡攻擊、泄密的防御水平,消除了大部分網絡安全隱患,對維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及系統安全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創新點:介紹了基于ARM的網絡隔離器的設計,該網絡隔離器的隔離硬件采用帶緩沖區的雙通道實時開關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內外網數據傳輸速度, 從硬件和軟件上保證了內外網的安全隔離, 對維護系統信息安全及系統安全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網公司 中網物理隔離產品白皮書 北京中網公司
[2] 何鵬舉 王萬誠等 網絡隔離器的設計與實現 控制工程 2002,9
[3] 胡林峰,須文波 基于ARM的網絡隔離器的設計 微計算機信息 2006,1
[4] 萬平國 網絡隔離與網閘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 4標簽:
上一篇:節能降耗與自動化技術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9-08
2025-08-06
2025-07-08
2025-06-30
2025-06-16
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