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6-04-07 16:41:00來源:0
2 調試步驟
2.1 步驟一:接線
按照設計的機床電柜接線圖和系統連接說明書(硬件)中(書號:B-61393或B-63503)繪出的接線圖仔細接線。
2.2 步驟二:通電
拔掉CNC系統和伺服(包括主軸)單元的保險,給機床通電。如無故障,裝上保險,給機床和系統通電。此時,系統會有#401等多種報警。這是因為系統尚未輸入參數,伺服和主軸控制尚未初始化。
2.3 步驟三:設定參數
①. 系統功能參數(既所謂的保密參數):這些參數是訂貨時用戶選擇的功能,系統出廠時FANUC已經設好,0C和0i不必設。但是,0D(0TD和0MD)系統,須根據實際機床功能設定#932--#935的參數位。機床出廠時系統功能參數表必須交給機床用戶。
②.進給伺服初始化:將各進給軸使用的電機的控制參數調入RAM區,并根據絲杠螺距和電機與絲杠間的變速比配置CMR和DMR。設參數SVS,使顯示器畫面顯示伺服設定屏(Servo Set)。0系統設參數#389/0位=0;0i系統設參數#3111/0位=1。然后在伺服設定屏上設下列各項:
·初始化位置0。此時,顯示器將顯示P/S 000報警,其意義是要求系統關機,重新啟動。但不要馬上關機,因為其它參數尚未設入。應返回設定屏繼續操作。
·指定電機代碼(ID)。根據被設定軸實際使用的電機型號在“伺服電機參數說明書(B—65150)”中查出其代碼,設在該項內。
·AMR設0。
·設定指令倍比CMR。CMR=命令當量/位置檢測當量。通常設為1。但該項要求設其值的1倍,所以設為2。
·設定柔性變速比(N/M)。根據滾珠絲杠螺距和電機與絲杠間的降速比設定該值。計算公式如下:
計算中1個脈沖的當量為1μm。式中的分子實際就考慮了電機軸與絲杠間的速比。將該式約為真分數,其值即為N和M。該式適用于經常用的伺服半閉環接法,全閉環和使用分離型編碼器的半閉環另有算法。
·設定電機的轉向。111表示電機正向轉動,-111為反向轉動。
·設定轉速反饋脈沖數。固定設為8129。
·設定位置反饋脈沖數。固定設為12500。
·設定參考計數器容量。機床回零點時要根據該值尋找編碼器的一轉信號以確定零點。該值等于電機轉一轉的進給軸的移動脈沖數。
按上述方法對其它各軸進行設定,設定完成后系統關機并重新開機,伺服初始化完成。
③.設定伺服參數:0系統#500--#595的有關參數;0i#1200--#1600的有關參數。這些是控制進給運動的參數,包括:位置增益,G00的速度,F的允許值,移動時允許的最大跟隨誤差,停止時允許的最大誤差,加/減速時間常數等等。參數設定不當,會產生#4x7報警。
④. 主軸電動機的初始化 設定初始化位和電動機的代碼。只有 FANUC 主軸電動機才進行此項操作
⑤. 設定主軸控制的參數 設定各換檔檔次的主軸最高轉速、換檔方法、主軸定向或定位的參數、模擬主軸的零漂補償參數等。
⑥. 設定系統和機床的其它有關參數 參數意義見 " 參數說明書 " 。
2.4 步驟四:編梯形圖,調機
要想主軸電動機轉動 , 必須把控制指令送到主軸電動機的驅動器 , 頭 $SIP 是這一指令的控制信號 , 因此在梯 形圖中必須把它置 1。
不同的 CNC 系統使用不同型式的 PMC, 不同型式的 PMC 用不同的編程器。 FANUC 近期開發的PMC 可以方便地用軟件轉換。可以用編輯卡在 CNC 系統上現場編制梯形圖 , 也可以把編程軟件裝入 PC機 , 編好后傳送給 CNC 。近期的系統中梯形圖是存儲在 F-ROM 中 , 因此編好的或傳送來的梯形圖應寫入 F-ROM, 否則關機后梯形圖會丟失。編梯形圖最重要的注意點是一個信號的持續 (有效) 時間和各信號的時序 (信號的互鎖) 。在 FANUC 系統的連接說明書 (功能) 中對各控制功能的信號都有詳細的時序圖。調機時或以后機床運行中如發現某一功能不執行 , 應首先檢查接線然后檢查梯形圖。
調機實際上是把 CNC 的I/0 控制信號與機床強電柜的繼電器、開關、閥等輸入 / 輸出信號一一對應起來 , 實現所需機床動作與功能。為方便調機和維修 ,CNC 系統中提供了 PMC 信號的診斷屏幕。在該屏上可以看到各信號 的當前狀態。
綜上所述 , 調機有三個要素 : 接線、編梯形圖和設置參數。調試中出現問題應從這三個方面著手處理 , 不要輕易懷疑系統。梯形圖調好后應寫人 ROM。0 系統用的是 EPROM, 所以需要專用的寫入器;Oi 等其它系統用 F-ROM, 只需在系統上執行寫入操作即可。
FANUC 系統運行可靠 , 調試容易 , 因此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應用。
標簽: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相關資訊
產品新聞
更多>2025-10-22
2025-10-17
2025-10-11
2025-10-09
2025-09-23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