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26 14:49:34來源:21ic電子網
廣義上指基站子系統(BSS),包含基站收發信機(BTS)與基站控制器(BSC),如GSM系統中的BTS/BSC組合,或WCDMA中的NodeB/RNC架構;狹義指具有特定無線電覆蓋功能的收發信設備。其設置需遵循法定程序:運營商需提交審批表并獲取選址認定書,建站后經環保檢測取得電磁輻射合格證,最終申辦電臺執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基站享有合法設置權,禁止人為阻撓或破壞。開源項目OpenBTS實現了基于軟件的GSM協議棧,支持手機不依賴傳統電信設施接入通信系統。
基站是移動通信中組成蜂窩小區的基本單元,完成移動通信網和移動通信用戶之間的通信和管理功能。廣義的基站,是基站子系統(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的簡稱。以GSM網絡為例,包括基站收發信機(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一個基站控制器可以控制十幾以至數十個基站收發信機。而在WCDMA等系統中,類似的概念稱為NodeB和RNC。狹義的基站,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臺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移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開源基站OpenBTS是基于軟件的GSM 接入口,它提供標準的GSM兼容的移動手機,不需使用現成的電話提供商的接口,來撥打現有電話系統的接口。OpenBTS是以第一個基于開源軟件的工業標準的GSM協議棧而聞名。
什么是5G通信基站?有人打了個比方:5G基站就像超大號的路由器!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彭木根:舉個例子,我們用無線局域網,用手機的Wi-Fi也好,筆記本電腦上的Wi-Fi也好,要接入網絡,它就有一個Wi-Fi節點,網絡端面向用戶的設備就叫接入節點,對移動通信來說就叫基站。
那么,基站有輻射嗎?
輻射分為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而5G基站發射的是電磁輻射。我們5G基站輻射控制嚴格到變態——不到國標1/5!按照《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的國家標準要求,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在實際執行的時候,運營商考慮到信號疊加,工程施工要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內。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消息,截至目前,我國已開通5G基站超425萬個(其中,中國移動累計開通5G基站超240萬個),數量全球第一,算力總規模全球第二。此外,我國4G基站總數也已達500余萬個,那么網絡提速和基站輻射值到底有沒有關系呢?結論是:通信基站數量越多,手機通話效果就越好,手機和基站之間產生的電磁輻射反而越小。“就像教室里的空調:裝得越多,每個空調不用拼命制冷,反而更省電!”事實上,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電磁輻射的環境中,因為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自然界電閃雷鳴、太陽黑子活動等都在產生電磁輻射。日常生活中,無線電臺、基站天線、微波爐、電磁爐、電腦、電視機、吹風機、收音機等家用電器也會產生電磁輻射,不用太擔心!“5G建設不再狂飆突進,但低頻段基站意外扛起大旗——中國移動最新40萬站集采中,700MHz基站占比逼近40%,創歷史新高! 華為、中興穩坐頭兩把交椅,而愛立信與諾基亞貝爾在低頻段上演排位反轉,折射出5G下半場最殘酷的競爭邏輯:覆蓋能力定生死。 ”
中國移動剛剛揭曉了2025年最重磅的5G設備訂單結果。約39.75萬座5G基站的大單,被五家設備商瓜分:華為、中興通訊、上海諾基亞貝爾、中信科移動和愛立信集體中標。這場角逐沒有“爆冷出局”,只有“座次重排”。與往年不同,中國移動此次采用“邀請競爭性談判”模式,直接鎖定五大頭部供應商。總采購量中,24.18萬站屬于2.6GHz/4.9GHz頻段基站,主要面向城市高流量區域;而700MHz頻段基站高達15.57萬站,占比39.1%,幾乎撐起半邊天。這一比例遠超2024年700MHz采購的21.9%(10.5萬站),更比2023年2.31萬站的規模翻了近7倍。
規模收縮但結構巨變——這是本次集采最鮮明的信號。對比2024年48萬站的總量,此次39.75萬站的規模壓降了17%;而中國移動的5G資本開支更從2024年的690億元銳減至582億元,降幅達15.7%。5G基建的“黃金擴張期”正在退潮,但低頻段基站逆勢上漲,成為運營商補盲覆蓋的“壓艙石”。為什么700MHz突然吃香? 答案藏在物理定律里。低頻電磁波穿透力強、覆蓋半徑大,單基站可覆蓋面積是高頻基站的數倍。山區、農村、地下車庫等場景,它能以更低成本消滅信號死角。
中國5G RedCap技術部署已進入規模商用階段,四大運營商加速推進RedCap網絡建設,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全國已開通RedCap基站超過100萬個,覆蓋330多個城市。工信部政策明確要求到2025年底,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實現RedCap連續覆蓋,連接數達到千萬級,終端產品超過100款 。在特殊環境應用方面,中國移動已在珠穆朗瑪峰部署5G-A基站并支持RedCap功能,實測單小區上行容量達200+Mbps,滿足科考數據實時回傳、高清直播等需求 。在行業應用領域,RedCap已廣泛應用于電力、工業、視頻監控等場景,通過降低終端成本60%以上,有效解決了5G物聯網規模化應用的瓶頸問題 。未來,隨著R18標準演進和芯片模組成本進一步下降,RedCap有望在2026年實現連接數過億,成為5G中高速物聯網的主力技術。
中國5G RedCap基站開通情況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四大運營商均在積極推進RedCap網絡部署。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移動已開通RedCap基站超過60萬個,覆蓋全國所有縣城以上區域的n28頻段(700MHz),并按需開通n41/n79頻段 。中國移動西藏公司在珠穆朗瑪峰開通首個5G-A基站,該基站同時支持RedCap功能,為珠峰景區提供更強大的網絡支持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自2024年3月起在浙江、貴州、廣東、河南、上海等五省(市)完成全球首個全頻段、全制式、全場景5G輕量化(RedCap)商用驗證,當前已在全國17個省份實現5G RedCap連續覆蓋 。廣東電信與聯通于2024年4月完成廣東省全域3.5GHz+2.1GHz共12萬站的RedCap功能開通,形成了廣域連續覆蓋、室內深度覆蓋的大帶寬容量5G RedCap網絡 。中國廣電依托700MHz黃金頻段優勢,積極參與RedCap技術發展,已完成首批5G RedCap新型應急廣播終端技術試點,并在2025年3月完成全國首例高可靠5G RedCap應急廣播測試 。
從技術演進角度看,RedCap是5G R17版本中關注度最高的物聯網領域創新,為5G一張網中引入了中高速物聯網能力 。其通過裁剪5G終端能力(如減少帶寬、降低天線數目、簡化MIMO層數等),有效降低了終端復雜度、成本和功耗,同時保留了5G網絡的低時延、高可靠性和大帶寬特性 。這種"輕量化5G"技術填補了傳統4G物聯網(如Cat.1/Cat.4)與5G全功能終端之間的空白,為中高速物聯網場景提供了更優解決方案。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RedCap模組價格已降至200元以下,隨著規模商用,預計到2025年底將進一步降至100元以內,接近4G Cat.4模組的成本水平 。
上一篇:鈉離子電池能否取代鋰離子電池?
下一篇:如何盡量保證電機工作電壓在...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8-06
2025-07-08
2025-06-30
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