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針對異步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的特點,提出了磁鏈優先的限流啟動方案;在Matlab的仿真研究表明,這種啟動的方式可以獲得滿意的動態性能。
1 引言
直接轉矩控制(下文簡稱DTC)是繼矢量控制之后交流調速領域的又一新方法,其核心是轉矩和磁鏈的“直接自控制”。DTC系統直接將電機的瞬時轉矩作為狀態變量進行反饋調節,同時兼顧磁鏈幅值的閉環控制,將轉矩和磁鏈保持在一定的容差范圍內,對逆變器采用空間矢量PWM策略,直接由控制信號得到逆變器的開關狀態。
DTC系統的動態性能優越,轉矩響應迅速,電機的啟動過程是顯示其動態性能的重要方面,本文將對DTC系統電機的啟動方法做一些討論,并通過Matlab進行仿真。
2 控制原理
定子坐標系下(Park變換)電機的轉矩方程:

(1)
式中:
Te-電機電磁轉矩
Pn-極對數,為常數
Ψs、Ψr-定子、轉子磁鏈矢量
Lσ-電感折算值,為常數
θ-定子、轉子磁鏈矢量的夾角,如圖1
式(1)中Ψs的幅值在基頻以下應該保持不變,Ψr的幅值由負載決定,所以一定的負載條件下轉矩Te的大小由θ所決定,θ的大小由定子磁鏈Ψs旋轉來控制,如圖1。
在定子坐標下,忽略定子電阻的影響,定子磁鏈矢量Ψs和定子電壓矢量us的關系為:

(2)
由(2)式知Ψs是沿著us的方向移動,選擇us就可以控制Ψs運動軌跡。
根據Bang-Bang控制理論,約定控制信號Ts、Fs和磁鏈、轉矩的狀態滿足如下的關系:Te-Tf>ΔT時Ts=0,減少Te,Te-Tf<-ΔT時Ts=1 ,增加Te;Ψs-Ψf>ΔΨ時Fs=0,減少 ,Ψs-Ψf<-ΔΨ時Fs=1,增加 。Tf、Ψf是轉矩、定子磁鏈的給定值,ΔT、ΔΨ是轉矩、定子磁鏈給定容差。
us有8個狀態矢量,空間位置如圖1,對應逆變器狀態如表1;把Ψs運行的空間平均分成6個部分θi (i=1……6),如圖2。根據參考,每個θi磁鏈區域內所施加的電壓矢量和狀態值Ts、Fs的關系如表2所示(不考慮反轉)。
3 啟動方法
結合DTC系統的特點,本文提出一種磁鏈優先的限流啟動方案。
3.1 磁鏈優先
由式(1)可知,轉矩Te是

的函數,電機啟動時,磁場尚未建立,要獲得快的動態響應必須先盡快使定子磁鏈達到給定值。具體方法是給電機施具體方法是給電機施加一個恒定的電壓矢量ui,由式(2)可知定子磁鏈就沿著該電壓矢量ui的方向以最快的速率增加,直到其幅值達到給定值。這個過程是一個開環過程相當于通直流電,轉矩Te為0。
定子磁鏈達到給定值后,啟動過程轉入閉環控制,檢測轉矩和定子磁鏈的狀態,按照表2所給出的組合來確定電壓矢量的選擇,保持定子磁鏈運行的軌跡為圓形,迅速提升轉矩。這個過程雖然是啟動過程,但其控制方法和穩態運行時的控制方法是一樣的。

圖1

圖2

表1

表2

圖3
3.2 限流啟動
防止啟動時出現過大的沖擊電流是系統安全運行的必然要求。而且在直接轉矩控制系統中,電流過大有可能導致控制的失敗,以下作簡要推導。定子坐標系下電機特性方程為:
us=Rsis+PΨs (3)
0=Rrir+PΨr -jωΨr (4)
Ψs =Lsis+Lmir (5)
Ψr =Lmis+Lrir (6)

(7)
Te=1.5PnLb(Ψqsidr-Ψdsiqr) (8)
Te=1.5PnLc(Ψdriqs-Ψqrids) (9)
式中:
Rs、is、Ls-定子電阻、電流、電感
Rr、ir、Lr-轉子電阻、電流、電感
Lm-定子轉子的互感
P-微分算子
ω-轉子轉速
d、q-表示各矢量在定子坐標系中的坐標軸的分量

對(7)式求導,并把其余各式代入可以得到:

(10)
式中:

由(4)和(5)式可以得到

(11)
式(10)中Ψs、Ψr、Te、ω都不可能突變,us是引起轉矩迅速響應的原因,由(10)式可知轉矩的響應受到Ψr和us相互位置的影響, 但在實際控制系統中是對Ψs進行控制的,是根據Ψs的位置來確定所要施加的電壓矢量us,所以Ψr和Ψs相位差不能過大,否則會造成控制的失敗。由(11)式可以看出,要控制Ψr和Ψs之間相位差就得限制定子電流is。
在轉矩和磁鏈直接控制的基礎上,引入電流的直接控制來限制啟動電流。設ist為啟動電流,istf為啟動電流的上限給定值,Δist為啟動電流的容差容差,當ist-istf>Δist時,認為啟動電流過大,這時給系統施加零電壓矢量,當ist-istf<-Δist時,認為啟動電流正常,這時按照轉矩和定子磁鏈的狀態選擇所施加的電壓矢量。從仿真試驗可以看出,在這種電流的控制策略下,系統有一段類似恒流啟動的過程,這樣在保證控制系統正常的前提下最大的加快了響應速度。

圖4.1 d軸定子電流

圖4.2 q軸定子電流

圖4.3 轉矩響應

圖4.4 轉矩給定

圖4.5 磁鏈建立過程

圖4.6 速度響應
3.3 仿真實驗
3.3.1仿真模型的建立
仿真環境為Matlab5.3,仿真中的電機模型用S-函數調用S-Function模塊實現,控制算法用M函數調用MATLAB Fcn模塊實現,其它模型直接調用系統模塊。仿真結構如圖3,模塊motor是電機模型,模塊flux1和flux2完成磁鏈觀測和磁鏈空間位置確定,模塊current完成電流檢測,模塊inverter綜合磁鏈控制信號、轉矩控制信號、電流控制信號以及磁鏈幅值和空間位置信號來選擇電壓矢量。
3.3.2仿真結果
電機參數:PN=15KW 、UN=380V、IN=45.5A、Lm=0.0199H、Ls=0.02129H、Lr=0.02069H、Rs=0.081Ω、Rr=0.055Ω、Pn=2。

圖5.1 磁鏈建立過程

圖5.2 磁鏈軌跡

圖5.3 d軸定子電流

圖5.4 q軸定子電流

圖5.5 轉矩響應

圖5.6 轉矩給定值

圖5.7 速度響應
仿真中磁鏈給定Ψf=0.95Wb,啟動電流給定istf=230A,啟動帶載為TL=50nm,速度給定為nf=1000r/m(轉/分),速度PI調節器輸出限幅為200nm,逆變器直流輸入為600V,選定電壓矢量u4(100)為建立定子磁鏈的電壓矢量。
作為對比,我們先給出不具有限流環節時的仿真曲線,如圖4.1-4.6。圖4.1和圖4.6啟動電流的幅值接近500A,是額定電流的10倍多;圖4.3表明轉矩響應很不理想,未能緊密跟隨轉矩給定值(如圖4.4,轉矩給定值是速度PI調節器的輸出),原因主要是啟動電流過大,使得定子磁鏈Ψs和轉子磁鏈Ψr的相位差過大,造成控制的失敗。
圖5.1-圖5.7是采用磁鏈優先的限流啟動仿真結果。圖5.1表明定子磁鏈達到給定值需約40ms;圖5.3和圖5.4的電流曲線表明建立磁鏈的過程中定子電流保持在230A左右,具有恒流啟動的效果;圖5.5的轉矩響應曲線和圖5.6的轉矩給定值曲線表明輸出轉矩很緊密的跟隨了轉矩給定值,系統以設定的最大轉矩值200nm啟動,加速度達到最大,響應過程最快;速度達到給定后,輸出轉矩緊隨轉矩給定值下降到負載值,系統的加速度降為0,速度不再變化,系統無超調。圖5.7的速度響應曲線表明在50nm的啟動負載下,速度達到給定值約需100ms,比較圖5.2和圖5.7可知在相同的給定下,后者速度響應更快。
4 結論
磁鏈優先的限流啟動方法完全體現了直接轉矩控制的優點,啟動轉矩可達到最大給定值,速度響應快,理論上可做到無超調,啟動電流可控,是一種理想的啟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