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0 10:47:38來源:網絡轉載
Q系列PLC具有以下特點
*模塊式結構,便于用戶安裝。
*多種輸入輸出模塊、特殊功能模塊種類齊全,便于用戶配置、擴展系統。
*基本指令、應用指令豐富,用戶編程簡便。
*可采用指令表、梯形圖、SFC、ST等多種編程方式。
Q系列PLCI/O地址的分配有兩種方法
1)CPU自動對I/O分配地址
2)用外部設備對I/O地址賦值
CPU自動對I/O分配地址
CPU自動對I/O分配地址
PLC通電或復位時,會自動執行I/O地址的賦值校驗。
1.I/O地址的賦值從主基板的第0號槽開始向右連續賦值,輸入組件為X□□□,輸出組件為Y□□□。
2、使用擴展基板時,第一塊擴展基板的首地址順接主基板的末地址,擴展基板的地址賦值與電纜連接順序無關,取決于用擴展基板上的級數設定連接器所設置的擴展基板的級號。
3、各組件所占用的I/O點數等于該組件自身的I/O點數,沒有插裝I/O組件或特殊功能組件的空槽,所占用的I/O點數為16點。
4、在對I/O地址賦值時,各種主基板和擴展基板按照實際的插槽數處理。
5、如果擴展基板的級號設置不連續(級號設置跳躍),那麼這些被越過的擴展級所占用的I/O點數等于0,不增加空插槽數。
6、設定同樣的擴展級數的情況:在多個擴展基板中,設定同樣的擴展級數將不能使用。
用外部設備對I/O地址賦值
用外部設備對I/O地址賦值,其優先級高于實際插裝的I/O模塊。
可通過外部設備來控制I/O組件和特殊功能組件的地址賦值,而忽略按插槽號及組件的I/O點數進行的地址賦值。
可用軟件(GPPW)
設定的插槽數與使用中的基板的插槽數出現不一致情況時,將變為如下狀況:
1)設定的插槽數比使用中的基板的插槽數多的情況,占用設定的插槽數。比使用中的基板的插槽數多的部分成為空插槽。
2)設定的插槽數比使用中的基板的插槽數少的情況:設定的插槽數之后的插槽將不能使用。
例如:使用8個插槽的基板,如果設定的是5個插槽的話,基板右面的3個插槽將禁止使用。(禁止使用的插槽如果安裝模塊的話將會出錯(SP.UNITLAYERR”)。
為了便于系統的擴展,在對I/O地址賦值時可適當地儲備一部分I/O地址,使系統能夠插裝非16點的組件。
當非16點的I/O組件或特殊功能組件需要維修或更換時,其原先所占用的I/O點數應保持不變。
使用外部設備對某一槽的I/O地址賦值,其優先級高于該槽實際插裝的組件的I/O點數。
1)如果某槽使用外部設備指定的I/O點數小于其實際插裝的組件的I/O點數,那麼該組件實際所能夠使用的I/O點數應相應減少。
2)如果某槽使用外部設備指定的I/O點數大于其實際插裝的組件的I/O點數,那麼多余的點數視作虛設點。
3)如果某槽被外部設備設置為空槽,那麼該槽所插裝的I/O組件將不能使用。
4)對于沒有使用外部設備進行I/O地址賦值的那些插槽,其所占用的I/O地址即是按所插裝的組件的I/O點數賦值。
注意:
1)如果插裝的組件為特殊功能組件,那麼該槽的I/O地址賦值必須與組件實際占用的I/O點數一致,如果不一致將會導致出錯。
2)使用MELSECNET數據通信系統時,I/O地址分配如下:
a)如果對主站進行I/O地址賦值,那麼主站和所有的遠程I/O站都需要進行I/O地址賦值。
b)如果對一個就地站進行I/O地址賦值,那麼僅要對該就地站進行I/O地址賦值。
c)如果對一個組合I/O組件進行I/O地址賦值,應按輸出組件賦值規定進行I/O地址分配。
遠程站的I/O地址號
在MELSECNET/H遠程I/O網絡,CC-Link等的遠程I/O系統中,可以向遠程站的I/O模塊/智能功能模塊進行CPU模塊軟元件的輸入(X)、輸出(Y)的分配與控制。另外,可以對MELSECNET/H模塊的鏈接I/O(LXLY)的刷新對象(CPU模塊側的軟元件)使用輸入(X)、輸出(Y).
(1)遠程站可以使用的CPU模塊的I/O地址號
CPU模塊的輸入(X)、輸出(Y)用于遠程站的I/O地址號時,請不要使用CPU側的I/O模塊以及智能功能模塊正在使用的I/O地址號,只能使用其后面的號進行分配。
例如:CPU側的I/O模塊以及智能功能模塊中使用X/Y0~X/Y3FF(1024點)時,在遠程站中X/Y400之后的可以使用。
(2)使用遠程站的I/O地址號時的注意事項
(a)考慮將來擴展時的設定
CPU模塊的輸入(X)、輸出(Y)用于遠程站的I/O地址號時,在設定時請考慮CPU模塊側的I/O模塊以及智能功能模塊的擴展。
(b)使用MELSECNET/H以及CC-Link時,請不要重復設定MELSECNET/H的刷新對象(CPU模塊側軟元件)的I/O地址號以及CC-Link遠程I/O系統的I/O地址號。
(c)關于CPU模塊的I/O軟元件個數I/O軟元件點數在每個CPU模塊中有所不同。
通過GXDeveloper進行的I/O分配
(1)I/O分配的設定
I/O分配在PLC參數的I/O分配的設定中進行。
(a)插槽
表示插槽號與基板的第幾級的第幾個插槽。
在自動模式中設定基板的情況下,基板的第幾級變為“*”,第幾個插槽變為在主基板的第0個插槽開始的插槽數。
(b)種類(在CPU模塊中使用)
在下述項目中選擇安裝模塊的種類。
·空閑(空插槽)
·輸入(輸入模塊)
·高速輸入(高速輸入模塊)
·輸出(輸出模塊)
·I/O混和(I/O混和模塊)
·智能(智能功能模塊)
·中斷(中斷模塊)
沒有設定種類的插槽將被視為所安裝模塊的種類。
(c)型號名稱
安裝模塊的型號名稱設定為半角16號字以下。CPU模塊中不使用設定的型號名稱。(僅作為用戶的記錄)
(d)點數(在CPU模塊中使用)
變更各插槽的I/O點數時,在下述中選擇點數。
·0(0點)·16(16點)·32(32點)
·48(48點)·64(64點)·128(128點)
·256(256點)·512(512點)·1024(1024點)
未設定點數的插槽將被視為所安裝的模塊的點數。
(e)起始XY(CPU模塊中使用)
在變更各個插槽的I/O地址號時,設定變更后的起始I/O地址號。
沒有設定起始XY的插槽將被分配到設定的插槽之后的連續I/O地址號。
標簽: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9-08
2025-08-06
2025-07-08
2025-06-30
2025-06-16
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