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5-26 11:11:58來源:ronggang
圖3 字傳送方式控制輸出觸點示意圖
圖4 數據寄存器DO的值與16個觸點的對應關系[/align]
通過字傳送方式,我們用1條指令就可控制16個電動閥及輸油泵的動作,大大節省了程序空間。在這種設計思想下,我們把72種潤滑油的工藝流程全部用字方式編寫,然后輸入文件寄存器,并在此基礎上,編制了72種潤滑油的通用程序。在通用程序運行時,根據某一潤滑油的型號,通過查表的方式,在文件寄存器中調出對應的數據段(這些數據段也就是該種潤滑油的工藝流程),然后該數據自動輸入PLC的控制程序,使得PLC按照規定的工藝流程控制整個執行機構工作。如圖5所示之例,潤滑油品種LSO-1的工藝狀態字存于文件寄存器D1050~D1060 10個字節中。程序運行時,首先根據潤滑油型號在文件寄存器中尋址,查到正確的地址后,調出D1050~D1060 10個字節的數據,然后輸入到通用程序的相應寄存器,參與工業控制。
[align=center]
圖5文件寄存器示意圖[/align]
4 計算機與PLC的通信技術
在計算機與PLC集成控制系統中,一個關鍵的技術問題是計算機與PLC的通信。若在整個系統設計中全部采用進口器件,軟件也選用相應的進口產品,那么,整個工程造價驚人。針對這種情況,自行開發了計算機與PLC的串行通信技術。該技術設計思想先進,軟硬件簡單實用,可靠性高,性能價格比好,兼容性強,可適用于市場上多種型號的計算機與PLC。
從硬件上講,現在中國市場上使用的PLC,在通信接口上多采用RS422接口或RS485接口;而微型機多采用RS232接口。這樣在計算機與PLC通信時就不可避免地要選用RS422-RS232轉換模塊,同時考慮到惡劣工況下的抗干擾要求,這個轉換模塊必須具有良好的隔離功能和放大功能,而選用高性能進口模塊,必定提高工程造價。
針對這種情況,為降低工程造價,在硬件上用1根普通的通信電纜代替進口的通信模塊,在電纜的接口處采用先進的電路設計技術和單片機技術,以完成信號的隔離和放大功能。實踐證明,通信的可靠性完全可以和國外的進口模塊媲美,而且造價極低。
從軟件上講,計算機和PLC的通信技術屬于保密技術,長期為國外公司壟斷。這就使得我們只要選用了該廠家生產的PLC,就必須選用它開發的工控軟件,提高工程造價。針對這種情況,開發了針對三菱公司生產的FX系列可編程序控制器自己的工控軟件。
下面為例,介紹軟件設計。
FX系列可編程序控制器命令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FX系列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命令格式
圖6字符傳輸格式[/align]
例如,字符‘F’(ASCII碼是46H)的傳輸格式如圖7。
[align=center]
圖7字符“F”的傳輸格式[/align]
一般文本數據的傳輸格式如圖8。
[align=center]
圖8文件數據傳輸格式[/align]
圖8中,STX為文本的開始,其ASCII碼定為02H;ETX為文本的結束,其ASCII碼定為03H;CMD為命令字符,取‘0’、‘1’、‘7’、‘8’。
在STX之后,被傳送數據的ASCII之和,也被作為2個字符碼發送。
例如,實現從地址10F6(10F6為寄存器D123的地址)處讀取4個字節數據,執行傳輸格式如圖9。
求和:
30H+31H+30H+46H+36H+30H+34H+03H=74H
[align=center]
圖9傳輸格式之例[/align]
通過改變命令號和地址號,就可以實現計算機與PLC之間的讀、寫、強制開關等基本功能,用戶可以使用我們研制的通信軟件,也可以在該軟件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用C語言開發自己的通信程序,這正體現了該軟件的開放性特點。
5 結束語
計算機集成控制系統采用了先進的系統集成的設計思想,投入運行后,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系統在工業現場控制方面,尤其在PLC控制方面,獨樹一幟,以其卓越的控制功能和良好的性能價格比,贏得了用戶的廣泛贊譽。
參考文獻
[1] 何冬梅.變頻器與PLC的RS485通信 [J].電氣應用,2007,9:118-120.
[2] 鄭榮進.用Delphi實現PC與三菱PLC串行通信的研究與應用電氣應用.[J].電氣用,2007,6:124-126
[3] 李瑜詳.微機數據通信技術. [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
標簽:
上一篇:單片微型計算機綜合保護在高...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相關資訊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9-08
2025-08-06
2025-07-08
2025-06-30
2025-06-16
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