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1-08 14:05:41來源:dujing
 圖1 雙饋風力發電系統結構圖[/align]
      DFVSCF正常工作并網發電時的控制框圖如圖2所示,為了實現系統有功、無功解耦控制,需要檢測的參數包括,發電機轉速,電網三相電壓與三相電流。其中,電壓與電流的檢測由LEM傳感器實現。     
[align=center]
圖1 雙饋風力發電系統結構圖[/align]
      DFVSCF正常工作并網發電時的控制框圖如圖2所示,為了實現系統有功、無功解耦控制,需要檢測的參數包括,發電機轉速,電網三相電壓與三相電流。其中,電壓與電流的檢測由LEM傳感器實現。     
[align=center] 圖2 轉子逆變器控制結構圖[/align]
[b]3 LEM 霍耳傳感器的特點
[/b]      系統采用霍爾電流傳感器(LEM 模塊)一LA25-NP對電流進行檢測。霍爾器件根據磁補償原理制作而成,它可傳感從直流到數百千赫茲的信號。與普通傳感器比較,其優點為:
(1)LEM模塊可以測量任意波形的電流和電壓及瞬態峰值。副邊電流忠實地反映原邊電流的波形。
(2)原邊電路與副邊電路之間完全絕緣,絕緣電壓一般為2~12kV,特殊要求可達20~50kV。
(3)精度高。在工作溫度區內精度優于1%,線性度優于0.1%。
(4)動態性能好。響應時間小于l S,跟蹤速度di/dt高于50A/IX S,而普通互感器響應時間為l0~20ms,不能滿足系統對諧波進行實時檢測并補償的要求。
(5) 工作頻率和測量范嗣寬。工作頻率范圍可達0~lOOkHz, 測量電流可達50kA,測量電壓可達6.4kV。
(6)過載能力強。當原邊電流超負荷時,模塊達到飽和,可自動保護。
(7)可靠性高。采用霍爾電流傳感器作為電網電流的檢測元件能較好地完成對電流的實時檢測。
[b]4 LEM 霍耳傳感器在DFVSCF中的應用
[/b]
      直流母線電壓檢測電路如圖3所示,電壓霍爾輸出信號經過P5和R38分壓,送到A/D進行檢測。P5是精密電位器,用來校正測量電壓。實際使用中該電路的測量誤差小于3%。
[align=center]
圖2 轉子逆變器控制結構圖[/align]
[b]3 LEM 霍耳傳感器的特點
[/b]      系統采用霍爾電流傳感器(LEM 模塊)一LA25-NP對電流進行檢測。霍爾器件根據磁補償原理制作而成,它可傳感從直流到數百千赫茲的信號。與普通傳感器比較,其優點為:
(1)LEM模塊可以測量任意波形的電流和電壓及瞬態峰值。副邊電流忠實地反映原邊電流的波形。
(2)原邊電路與副邊電路之間完全絕緣,絕緣電壓一般為2~12kV,特殊要求可達20~50kV。
(3)精度高。在工作溫度區內精度優于1%,線性度優于0.1%。
(4)動態性能好。響應時間小于l S,跟蹤速度di/dt高于50A/IX S,而普通互感器響應時間為l0~20ms,不能滿足系統對諧波進行實時檢測并補償的要求。
(5) 工作頻率和測量范嗣寬。工作頻率范圍可達0~lOOkHz, 測量電流可達50kA,測量電壓可達6.4kV。
(6)過載能力強。當原邊電流超負荷時,模塊達到飽和,可自動保護。
(7)可靠性高。采用霍爾電流傳感器作為電網電流的檢測元件能較好地完成對電流的實時檢測。
[b]4 LEM 霍耳傳感器在DFVSCF中的應用
[/b]
      直流母線電壓檢測電路如圖3所示,電壓霍爾輸出信號經過P5和R38分壓,送到A/D進行檢測。P5是精密電位器,用來校正測量電壓。實際使用中該電路的測量誤差小于3%。
[align=center] 圖3直流母線電壓檢測電路[/align]
      三相工頻線電壓檢測電路如圖4所示。V-SAM1,V-SAM2是三相線電壓經過降壓變壓器分壓后得到的工頻交流信號,把該信號進行全波整流,經電容濾波得到一個直流信號,然后送到電壓跟隨器,經P3、R44分壓,最后送到A/D轉換器進行檢測。該電路測量誤差小于2%。        
[align=center]
圖3直流母線電壓檢測電路[/align]
      三相工頻線電壓檢測電路如圖4所示。V-SAM1,V-SAM2是三相線電壓經過降壓變壓器分壓后得到的工頻交流信號,把該信號進行全波整流,經電容濾波得到一個直流信號,然后送到電壓跟隨器,經P3、R44分壓,最后送到A/D轉換器進行檢測。該電路測量誤差小于2%。        
[align=center] 圖4 三相電壓檢測電路[/align]
      LEM公司LV 25-P型電壓傳感器基于霍爾電磁效應,其中比較典型的是 LV 25-P型傳感器的額定電流為10mA,在額定電流情況下,傳感器的精度最好。LV 28-P的典型接法如圖4所示,其中+HT和-HT接待測電壓,在測量電壓時,原邊電流與被測電壓的比一定要通過一個有用戶選擇的外部電阻R1來確定,并串聯在傳感器的原邊回路上。
      三相線電流檢測電路如圖4所示,I-SAM1是電流互感器檢測的三相線電流信號,這個信號通過絕對值電路,把負半周期的電流變成正的,接到同相放大電路,然后經過P4,R24分壓送到A/D轉換器。該電路的測量誤差小于5%。
[align=center]
圖4 三相電壓檢測電路[/align]
      LEM公司LV 25-P型電壓傳感器基于霍爾電磁效應,其中比較典型的是 LV 25-P型傳感器的額定電流為10mA,在額定電流情況下,傳感器的精度最好。LV 28-P的典型接法如圖4所示,其中+HT和-HT接待測電壓,在測量電壓時,原邊電流與被測電壓的比一定要通過一個有用戶選擇的外部電阻R1來確定,并串聯在傳感器的原邊回路上。
      三相線電流檢測電路如圖4所示,I-SAM1是電流互感器檢測的三相線電流信號,這個信號通過絕對值電路,把負半周期的電流變成正的,接到同相放大電路,然后經過P4,R24分壓送到A/D轉換器。該電路的測量誤差小于5%。
[align=center] 圖5三相線電流檢測電路[/align]
5 結束語
      DFVSCF是當今國內外的一個研究熱點,電壓電流快速準確的檢測是其中的關鍵一環,而傳感器的選擇又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實驗證明,LEM霍耳傳感器在檢測精度、響應速度、可靠性等方面具有的優點是普通傳感器無與倫比的。
參考文獻:
[1]  Xing Zuoxial, Zheng Qionglin, Yao Xingjia, Jing Yanjun. “Integration of Large Doubly-fed Wind Power Generator System into Grid”, Proc.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2005,2(27-29):1000 – 1004.
[2] 劉其輝, 賀益康, 卞松江.“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空載并網控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24(3):6-11.
[3]  Petersson, A., Thiringer, T., Harnefors, L., Petru, T..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Grid Interaction of a DFIG Wind Turbine”,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ersion , 2005,20(4):878 – 886.
[4] Datta, R., Ranganathan, V.T.. “A simple position-sensorless algorithm for rotor-side field-oriented control of wound-rotor induction machine”,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1,48(4):786-793.
作者簡介:
周謙(1982-)男,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碩士,研究方向為直驅式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技術。
李建林(1976-)男,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青年科學家,博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技術、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技術。
劉劍(1981-)男,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碩士,研究方向為直驅式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技術。
聯系方式:
郵編:100080
地址: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北二條六號中科院電工所新能源研究所
電話:010-62629753    email:qianzhou@mail.iee.ac.cn
圖5三相線電流檢測電路[/align]
5 結束語
      DFVSCF是當今國內外的一個研究熱點,電壓電流快速準確的檢測是其中的關鍵一環,而傳感器的選擇又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實驗證明,LEM霍耳傳感器在檢測精度、響應速度、可靠性等方面具有的優點是普通傳感器無與倫比的。
參考文獻:
[1]  Xing Zuoxial, Zheng Qionglin, Yao Xingjia, Jing Yanjun. “Integration of Large Doubly-fed Wind Power Generator System into Grid”, Proc.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2005,2(27-29):1000 – 1004.
[2] 劉其輝, 賀益康, 卞松江.“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空載并網控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24(3):6-11.
[3]  Petersson, A., Thiringer, T., Harnefors, L., Petru, T..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Grid Interaction of a DFIG Wind Turbine”,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ersion , 2005,20(4):878 – 886.
[4] Datta, R., Ranganathan, V.T.. “A simple position-sensorless algorithm for rotor-side field-oriented control of wound-rotor induction machine”,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1,48(4):786-793.
作者簡介:
周謙(1982-)男,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碩士,研究方向為直驅式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技術。
李建林(1976-)男,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青年科學家,博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技術、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技術。
劉劍(1981-)男,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碩士,研究方向為直驅式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技術。
聯系方式:
郵編:100080
地址: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北二條六號中科院電工所新能源研究所
電話:010-62629753    email:qianzhou@mail.iee.ac.cn標簽:
                                 
                            
上一篇:交流變頻技術在紡織行業中的應用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8-06
2025-07-08
2025-06-30
2025-06-16
2025-06-09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