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01-18 12:04:00來源:dujing
[/align]
表2列出了低于6.9kv的供電系統中,在不同的短路比(短路比scr定義為最大短路電流is與平均設定最大負載電流il之比)條件下,其諧波電流值和總諧波畸變系數(thd)值的限制,而偶次諧波限制在奇次諧波的25%以下。因此,按照電力電子裝置容量與電力系統短路容量之比,正確選擇主電路聯結形式(等效相數、脈波數)和控制方式,就十分重要。
[align=center]表2 ieee-519對電流諧波的限制值
[/align]
3 高壓變頻器輸入諧波分析
3.1 多脈動整流抑制輸入諧波的基本原理
多重移相疊加技術是由a.kernick等人早在1962年提出的。該技術采用脈動寬度為60°的6脈動三相全波整流(或等效三相全波整流)作為基本單元,使m組整流電路的交流側電壓依次移相α=60°/m,則可組成脈動數為p=6m的多脈動整流。其脈動數p、組數m、移相角α及對應的諧波次數h之間的關系如表3所示。
[align=center]表3 多脈動整流的組成
[/align]
對于12脈動整流,整流變壓器為常規接法的y/y-12(或δ/δ-12)和y/δ-11或(δ/y-1),二者交流側副方電壓互相移相30°,直流側并聯(或串聯)后組成12脈動整流。
對于18脈動及以上的整流,整流變壓器繞組采用曲折接線(z接線)實現,各整流單元并聯(或串聯),共同向負載供電。只要滿足m組6脈動整流交流側的電壓u(n)(n=1,2,……,m)依次移相α=60°/m,即可得到p=6m脈動的多相整流。具體變壓器組別選擇情況如表4。

圖1 多脈動整流仿真電路參數設置對話框[/align]
以12脈動的仿真為例,波形及頻譜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12脈動時主要諧波為12k±1次,和理論分析相符合。
[align=center]
圖2 12脈動整流波形及其頻譜[/align]
結合ieee-519中的標準,對各脈動數整流進行比較如表5所示,可見,在不增加其他濾波裝置的情況下,12脈動整流很能滿足ieee-519中的要求,在各個范圍內諧波含量均超出標準。36脈動情況要好的多,35次以下諧波及thd都能滿足ieee-519的要求,但仍然含有較大的35、37等次的諧波。

圖3 變壓器耦合輸出型逆變器拓撲[/align]
變壓器耦合輸出型逆變器只需3個獨立的三相逆變器就可以產生中高壓輸出,在運行時每個逆變器都是平行的,各提供1/3的輸出功率,因此為高壓系統使用低壓igbt器件提供了方便,這種平衡運行狀態也使得直流側電容不需要儲存太多的能量。輸出變壓器的存在,有利于產生更高的輸出電壓,且能消除逆變器間的環流。
該結構在matlab中的仿真波形及其頻譜如圖4、5所示。
[align=center]
圖4 變壓器耦合輸出型變頻器輸出電壓及頻譜[/align]
[align=center]
圖5 變壓器耦合輸出型變頻器輸出電流及頻譜[/align]
變壓器耦合輸出型逆變器的輸出波形可等效為7電平線電壓pwm波,優于普通二電平變頻器,dv/dt也較低,只含有非常小的低次諧波,thd值也很低,但高次諧波仍然存在,如23、25次諧波等,這主要是由于每個獨立的逆變器采用pwm調制而造成的,采用更好的調制策略或增加一個小容量的低通濾波器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4.2 多電平逆變器
日本長岡科技大學的a.nabae等人于1980提出三電平逆變器,也稱中點箝位式(neutral point clamped:npc)逆變器。經過多年的研究,出現了兩種主要的拓撲結構:二極管箝位式;飛跨電容式。二極管箝位式拓撲如圖6。
[align=center]
圖6 三電平逆變器拓撲[/align]
與傳統的二電平拓撲結構相比較,中點箝位式三電平逆變器更適合于中高壓變頻裝置高電壓、大容量的特點,特殊的拓撲使得器件具有2倍的正向阻斷電壓能力,其多層階梯形輸出電壓,理論上可通過增加級數而使輸出電壓波形接近正弦,減少諧波,在同樣輸出性能指標下,三電平的開關頻率將是二電平的1/5,從而使系統損耗小。隨著電平數增加,每個電平幅值相對降低,dv/dt變小,主電路電流含有的脈動成分減小,轉矩脈動和電磁噪聲都得到有效的抑制。
雖然三電平變頻器結構簡單,能夠實現四象限運行,但是因目前器件耐壓水平的限制,只能達到4.16kv等中高壓情況,若要輸出更高的電壓須采用器件串聯方法,但會帶來均壓等問題。
圖7、8為三電平逆變器輸出電壓、電流波形及其頻譜。
[align=center]
圖7 線電壓波形及其頻譜
圖8 交流側電流波形及其頻譜[/align]
4.3 多重化逆變器
單元級聯多重化結構是對多重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是多重化變頻器的一種。如圖9所示,單元級聯多重化變頻器采用若干個低壓pwm變頻功率單元串聯的方式實現直接高壓輸出,電平數的增加有效的抑制了輸出諧波。由于每個功率單元模塊中除了含有逆變輸出結構外,同時含有整流功能,從而相應的實現了整流部分的多重化,使得變頻器輸入、輸出諧波抑制同步完成。其諧波抑制原理與普通多重化相似,也是利用相移技術,使每個功率模塊的某些次輸出諧波相互錯開一定的角度而被消除。
[align=center]
圖9 單元串聯多重化變頻器[/align]
雖然是串聯結構,但由于直流側采用相互分離的直流電源,不存在電壓平衡問題。無需二極管和電容的限制,串聯型結構電平數可較大。一般二極管、電容箝位式限于7或9電平,而串聯型結構卻無此限制。由于每一級逆變橋構造相同,給模塊化設計和制造帶來方便。
但由于使用的功率單元及功率器件數量太多,以每相三單元串聯為例,6kv系統要使用90只功率器件(54只二極管,36只igbt),裝置的體積太大,安裝位置成問題。
該拓撲在matlab中的仿真波形及其頻譜如圖10、11所示。
[align=center]
圖10 單元級聯多重化輸出電壓及其頻譜[/align]
[align=center]
圖11 單元級聯多重化輸出電流及其頻譜[/align]
4.4 高壓變頻器輸出諧波與ieee-519比較分析
三種逆變結構的各主要次諧波與基波含量比值如表6、7所示,所有數據均在無額外濾波裝置的情況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結合ieee-519中的標準,進行比較分析。變壓器耦合輸出型變頻器基本能滿足ieee-519中的要求,尤其在低于23次的諧波含量完全小于ieee-519中限定的數值,只是由于pwm載波比的影響在23、25次附近出現較大的諧波。三電平逆變也基本能滿足ieee-519中的要求,在低次諧波未超出標準。單元級聯多重化變頻器性能最優,很好的滿足了ieee-519中的要求,在各個范圍內諧波含量均未超出標準。在總諧波畸變率方面,三種輸出結構都滿足ieee-519標準的要求。

標簽:
上一篇:小功率單相智能變頻器的設計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10-22
2025-10-17
2025-10-11
2025-10-09
2025-09-23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