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07-10 15:04:00來源:dujing
圖1電氣主回路圖[/align]
2.3系統接口設計
變頻裝置共用到DI2點——變頻器運轉/停止指令;DO5點——變頻器準備結束/運轉/輕故障報警/重故障報警/自保護跳高壓開關;A11點——DC4—20mA速度指令;A12點——頻率輸出/電流輸出。
接口圖如圖2所示:
[align=center]
圖2接口圖[/align]
2.4邏輯組態
當變頻器正常使用時,變頻器與工頻備用凝泵互為聯鎖:當變頻器跳閘時工頻備用凝泵聯鎖啟動;當變頻器運行且凝結水母管壓力低,聯鎖信號為真時工頻備用凝泵啟動。
原除氧器水位調節閥控制保留,作為調節的后備手段;增加變頻調速泵跳閘,啟動備用定速泵;定速泵跳閘時聯啟調速泵,設置轉速最大。
3 變頻系統的調試
此次變頻系統改造,僅用一天就完成安裝測試,并完成變頻器在各種工況不同負載下的試運行,運行狀況良好。為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變頻器在主電源上電前,還依次進行了變壓器絕緣檢測和控制電源確認等試驗。
變頻器柜檢查與加固。檢查柜面及內部的部件,確認沒有損壞和螺釘松動等情況;確認接線位置和接地情況良好;電機側的聯軸器已斷開。
變壓器絕緣測定。檢測變壓器的對地絕緣性能,實測值為2 000 MQ,大于標準30 MQ,檢測合格。
控制電源確認。控制電源為冷卻風扇和變頻控制器提供用電,檢測從控制電源主回路開始,依次檢測控制基板各用電模塊,目的是保障變頻器主電源上電前各控制電源的正常運行。檢測結果表明各控制電源良好。
自學習模式。此模式是安川高壓變頻器所特有的,通過這一模式變頻器能夠自動讀取電動機參數,根據這些參數完成變頻器最佳運行和矢量控制環境設置。在自學習模式執行前,需利用變頻器自帶的點動功能,確定電機旋轉方向。
電機操作測試(無負載)。在電機帶負荷前,為保證變頻器的可靠運行,首先進行變頻器帶動電動機空轉試驗。檢測數據如表1所示,結果顯示變頻器運行正常。
[align=center]表1 電機無負載操作測試數據
[/align]
電機操作測試(負載)。此項測試變頻器帶載運行狀況,試驗過程根據不同的頻率范圍分為幾個階段,待變頻器在每個頻率階段的各項參數穩定后再逐步向高頻率階段運行。檢測數據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電機變頻運行后,不同負荷下電機的輸入電流和輸入電壓顯著減小。
[align=center]表2電機無負載操作測試數據
[/align]
電機操作試驗(負載轉速0—100%60 s)。檢測變頻器帶載加速能力,加速時間設定60 s。波形顯示,變頻器加速過程運行平穩,狀況良好。
電機操作試驗(負載轉速0~100%30 s)。此項檢測變頻器帶載加速能力,加速時間設定30 s。波形顯示,變頻器加速過程運行平穩,狀況良好。
機組實際運行數據(變頻狀態下調門開度均設定在100%)。
[align=center]
圖3電機60 s加速錄波圖
圖4電機30 8加速錄波圖[/align]
由表3數據分析可得,變頻改造后節能效果顯著,經粗略估算,原工頻運行時相同工況下4#機組凝結水泵一天耗電約20 000 kW•h,現變頻改造后4#機組凝結水泵所耗電量減少至10 000 kW•h。
[align=center]表3實際運行狀況性能對比
[/align]
4 變頻改造后所帶來的其它效益
4.1 減少電機啟動電流
電機直接工頻啟動的最大啟動電流為額定電流的7—8倍,電機軟啟動器也要達到2.5倍。而由變頻器起動的負荷曲線可以發現它啟動時基本沒有沖擊,最大啟動電流僅略高于電機額定電流。因此變頻調速解決了電機啟動時的大電流沖擊問題,消除了大啟動電流對電機、傳動設備和主機的沖擊,降低了日常的維護保養費用。
4.2 延長設備壽命
變頻調速改變了電機轉速變化的加減速特性曲線,沒有應力負載作用于軸承上,延長了軸承、電機的壽命。同時有關數據說明,機械壽命與轉速的倒數成正比,降低凝泵轉速可成倍地提高凝泵壽命,凝泵使用費用自然就降低了。
4.3 降低噪音
我廠凝結水泵改用變頻器后,降低水泵轉速運行的同時,噪音將大幅度地降低,當轉速降低50%時,噪音可減少十幾個絕對分貝。同時消除了停車和啟動時的打滑和尖嘯聲,克服了由于調門線性度不好,調節品質差,引起管道錘擊和共振,造成給水系統上水管道強烈震動的缺陷,凝結水泵變頻運行后,噪音、振動都大為減少,變化相當可觀。
5 結論
從試遠行結果來看:變頻器運行穩定,各項性能指標優良;修改后的控制系統,邏輯通順明了,過程操作簡單,總體狀況達到期望目標。總之,大型汽輪發電機組凝泵推廣使用變頻調速器,可以大幅度降低廠用電率,減少發電成本,提高競價上網的競爭能力。標簽: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10-31
2025-10-22
2025-10-17
2025-10-11
2025-10-09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