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5月19日,ABB發布了價格調整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71-90機座段上調10%,100-355機座段上調5%,上述價格調整于今年5月19日正式生效。

無獨有偶,施耐德在2018年已經發了兩次漲價通知。2月27日,施耐德發布多系列產品價格調整通知,施耐德電氣的低壓變頻器、伺服類、控制與信號類、Osmart系列、觸摸屏、大型、小型PLC等產品的產品系列價格上調3%-10%,新列表價格將于2018年3月26日零時生效。

3月23日,新列表價格還未生效,施耐德電氣再次發布通知,調整價格的產品在原有的產品系列基礎上,又增加了低壓變頻器、伺服類產品的5個產品系列。

事實上,不僅僅是ABB,施耐德兩家,自動化產品價格上漲已經是業內普遍的現象。從去年年底,以電子元器件為首的原材料頻頻漲價,造成自動化產品成本的持續上升,預計這一趨勢后續還會繼續發酵。

  • 一、環保關停,供給縮減
  • 二、多種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 三、消費電子旺季即將來臨
  • 四、全產業鏈配套成為關鍵

迫于環保壓力,部分上游污染較重的原材料生產被地方政府叫停,包括造紙、重金屬提煉、加工等。作為“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項目)行業的典型代表,這些行業受到主管部門密集督查、高招治污,到全國督查組進駐關停??梢哉f,環保風暴之下,中小型企業根本無力更新環保設施,面臨淘汰。因此致使原材料供給短缺。

自16年下半年起,銅線、錫、鐵帽、組分棒、油漆以及包裝紙箱等產品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幅,擠壓被動元件廠家利潤空間。
銅價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走高,全球最大銅礦智利銅礦的罷工事件則起到火上澆油的作用。銅價創下階段新高,銅線價格水漲船高。最新數據顯示銅價為45500元每噸,較16年均值36000元每噸漲幅達25%以上,而相關銅制原料漲幅基本保持一致。

隨著工業4.對于預備在秋季發布的主流機型,在一季度基本確定設計方案和供應商。為保障夏季模組廠的順利開工,基礎元器件將在近期投入生產。

我們認為被動元器件企業的采購和銷售模式決定了匯兌損益對其影響,而其中更深層次的因素在于本地產業鏈配套是否強大。例如臺灣、日本、韓國等地缺少完善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這些細分領域由于缺少技術壁壘,早已轉移至中國內陸,因此企業采購以美元為結算單位,而大量外銷部分則以美元結算,則將導致因本幣升值較多而產生的匯兌損失。這也是本次提價中臺灣地區、日本企業共同面臨的困境。

  • 一、暴漲的需求量,MLCC缺貨到2020年底
  • 二、固態電容、鋁電解電容供需缺口超過MLCC
  • 三、硅晶圓供需失衡,漲價延續至2020年
  • 四、產能不足,電阻依然供不應求
  • 五、MOSFET供應缺口更趨嚴重,第二季價格喊漲5~10%

一、暴漲的需求量,MLCC缺貨到2020年底

2017年MLCC市場全年處于供應緊張狀態,國巨、風華高科等MLCC廠商均歷經了數輪漲價,時至2018年,MLCC缺貨漲價之勢持續,村田中國總裁丸山英毅表示,全球大的MLCC廠商加起來的產能也滿足不了暴漲的需求量,MLCC缺貨情況要到2018年底才能有所緩解。

MLCC最缺的規格集中在0402、0603中容產品,特別是0402中容因日系大廠村田主要供貨給EMS廠,釋出給通路商的量極少,加上京瓷減產,導致價格狂飆,有部分訂單涌向還略有產能的華新科,通路商憂心,這些常用料應用廣泛,現在就已經非常吃緊,第3季恐因旺季效應而大缺。

二、固態電容、鋁電解電容供需缺口超過MLCC

鋁價上升加上環保政策,上游鋁箔供給廠商漲價,造成下游鋁質電容、固態電容不得不跟進漲價。今年年初,尼吉康發出通知,宣布對其鋁電解電容產品價格調漲5%,拉開了今年鋁電解電容的漲價序幕。緊接著繼日系廠商之后,臺系廠商也調漲鋁電解電容價格。固態電容因缺乏龍頭級大廠定調景氣,相對比較沉靜,但是從供需狀況來看,市況一樣火熱,供需缺口超過MLCC。之前各廠商都是挑單讓平均售價增加,今年第2季起有可能出現全面性的漲價情形。

三、硅晶圓供需失衡,漲價延續至2020年

2017年以來,全球硅晶圓持續呈現供需失衡態勢,報價漲幅在15%-20%,預計2018年硅晶圓報價將上漲兩成。分析人士認為,全球硅晶圓供需“剪刀差”將延續至2020年。2018年硅晶圓需求缺口在10%-20%。在12英寸、8英寸硅片漲價后,6英寸硅片也可能漲價。

四、產能不足,電阻依然供不應求

雖然2017年電子元器件經歷了兇猛且漫長的漲價,但電阻市場漲價態勢相對較弱,殊不知剛進入2018年漲情就來勢洶洶。2018年開年不到2個月內,電阻市場經歷了兩輪漲價潮,包括國巨、旺詮、厚聲、麗智電子、光頡科技、華新科、風華高科等電阻原廠均已發布漲價通知,國巨更是二度調漲,漲價幅度高達30%。3月20日,光頡科技發布今年以來第三次電阻漲價通知。目前電阻廠商接單情況確實火爆,產品供應缺口范圍已從一般型電阻向高精密電阻蔓延,交貨周期變長,部分廠商已在新增產能以應需求。

五、MOSFET供應缺口更趨嚴重,第二季價格喊漲5~10%

MOSFET因國際大廠退出,自去年下半年起供給漸趨吃緊,加上受到晶圓代工及EPI硅晶圓產能不足限制,市場供不應求壓力持續上揚,報價也自今年首季起真正開始起漲。進入第二季后,在超威、英特爾與NVIDIA推出新平臺的推波助瀾下,MOSFET供應缺口將更趨嚴重,MOSFET業者訂單可見度達到今年第三季,產品報價也將順利在第二季調漲,漲幅約在5~10%。

關于被動元件,我們常見的有電阻、電容和電感這些典型被動元件,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中都有應用,帶動的出貨量十分驚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制造國,也是被動元件最大的消耗國,但是和很多其他元器件一樣,中國的被動元件市場也被國外所把持。

根據IEK 2016年的資料統計,目前全球被動元件市場中日本廠商市占率超過60%,而前五名就有四名為日本廠商,包括TDK-EPC、村田制作所(Murata)、太陽誘電( TaiyoYuden)以及京瓷(Kyocera),第三名為韓國廠商SEMCO;而第六名才是美商的Vishay與第十名臺灣的國巨,其余還是日本廠商包辦。可以看到美日臺韓這四個地區在被動元件市場的影響力,且他們幾乎能覆蓋被動領域的多個方面:

以MLCC為例,日本廠商村田占了全球40%的出貨量,前五大廠商村田、三星電機、國巨、太陽誘電和TDK合計占據85%的市場份額。

在芯片電阻方面,臺灣國巨則是全球第一大的供應商,其全球市占率高達34%,而第二名大毅的份額只有9%,領先優勢明顯;

在電感方面,前四大供應商分別是TDK-EPC(13.42%)、Murata(TOKO)(13.78%)、Taiyo Yuden(13.22%)和國巨(11%),他們占領的市場份額也是不在小數。

除了這些被廣泛應用的器件外,其他的被動元件,這些廠商在當中的市場份額也基本都是處于領先位置。且這是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分析報告指出,2016年被動元件市場規模達到242.4億美元,預計2021年達到32,89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6.29%??焖俪砷L的市場值得中國廠商加倍關注。

一、產品是抓住機遇的關鍵

元器件領域由于過去多年的壓價競爭,使得許多廠商的關注點轉移到價格上,對產品質量的關注度逐漸下降。,隨著電子產品廠的成本上升,供應商的價格有一定幾率會被打壓,從而導致電子產品的質量下降。“如今的電子產品只講數量與外觀,不關注產品質量,現在很多的產品容易損壞,與以前相比,產品使用周期大大縮短。”

隨著這股漲價風暴的到來,產品質量被擺在桌面,供需雙方地位互換,據業內知情人士透漏,如今許多不對等商務條款已進行了相對公平的調整,例如取消VMI倉庫,把月結150天/120天、付6個月承兌之類賬期縮短至月結45天/60天電匯,3—7天的交貨時間也改成4—8周內交貨,并要求準時付款等。業內專家認為,這股漲價風暴對各大工廠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對元器件廠商來說更是調整的好時機,各個廠家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未來發展戰略和應對策略。

專家建議,各個廠家應首先主動調整客戶結構,目前業內部分元器件缺貨嚴重,小客戶以及信譽不好的客戶只能到華強北淘貨,高價的同時還無法保證品質。在這一輪漲價過后,各行各業的馬太效應會越來越明顯,龍頭企業的位置會更加鞏固,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可能會因為無貨源、高價貨源或低品質貨源等原因加快被淘汰的速度。

其次,調整產品結構。過去廠家為了生存,很難堅守自己的差異化戰略,有什么訂單做什么產品?,F在在訂單充足的情況下,各個廠家可以根據自身優勢,合理安排產能分配。專家認為,這次行業漲價,給了電容和電阻行業廠家重新回歸、各自定位的機會,使得元器件行業有機會進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最后,專家建議企業可以選擇性適當擴產。擴展力度不應隨著行業缺貨而盲目加大,各個廠家應根據自身特點,利用這次機會,在已經形成局部優勢的細分領域內增加研發和生產的投入,進一步擴大相對優勢,使得產品特點更加突出,實現自己的長期戰略定位。

二、產業鏈應加強國產化

此次漲價風暴的持續時間是否與原材料市場走勢相關,目前尚未明確。據業內專家分析,漲價風暴讓元器件行業的價格、交期、商務條件等回歸正常水平,行業得以良性發展。專家判斷,目前漲價形式或將難以持續,即使再漲也是小幅度的。但訂單的計劃性會增強,工廠都會慢慢轉向按訂單排產,而非按照庫存和預測來排產。

對于原材料和設備廠來說,阻容價格的上漲帶來豐厚的利潤,許多設備廠家2018年的訂單已經排滿,個別精密配件成為設備廠家的產能瓶頸。而對于下游終端廠家來說,則是短期利空,長期利好。專家分析,利潤低是因為成本上升、缺貨時期不能按期交貨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利潤高是因為漲價潮中,只有終端大廠才能相對低價拿貨,小廠則沒有貨,或高價拿到低品質貨。因此很多小廠無法生存,更無力與大廠爭一席之地。而大廠卻可以通過終端產品漲價,把成本轉嫁給最終消費者。

不論大廠還是小廠,對元器件行業的發展都至關重要。中國的元器件企業雖然已經在中低端市場占領了很大的市場份額,甚至在中高端市場與日、韓競爭,但在高端、超高端市場,中國和日系還有一個數量級的差別。

專家介紹,電容市場中,日系村田為了維持行業老大的位置,選擇繼續維持中、低容產品生產,其他廠家皆全線退出中、低容市場。在中、高容市場,中國大陸和臺灣均能量產,且只是良率與日系、韓系還有差距。

專家認為,雖然目前國家有專項項目的研發扶持基金支持著企業在高端進行產品研發,幫助縮短與日系的差距,但是我國基礎元器件產業鏈更需要政策支持整合,加大對上游原材料、設備廠商的國產化支持,才能逐步形成整個產業鏈優勢,減少對國外的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