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基于國情提出中國制造2025,解決制造業現實困難?!爸袊圃?025”戰略在2015年兩會提出,與德國工業4.0戰略出臺時間較近,因此被看作中國工業4.0計劃。但兩個戰略差異巨大。
“工業4.0”的提出是與德國工業界遇到的瓶頸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最大目的是建立一個與互聯網融合的智能化先進制造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加快反應速度。
德國制造業體系完備,產業環境好
工業4.0戰略讓德國重新抓住工業發展主動權,保持“德國制造”的國際金品牌。德國工業4.0戰略的提出背景是全球產能過剩的嚴峻形勢,德國希望通過利用物聯網與服務網結合的方法,使產業鏈管理智能化,市場需求分析有效化,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德國完善的制造業體系是行業不斷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從生產要素看,受惠于完善的教育體系,金融系統和政府合理引導,德國老牌公司與中小企業擁有充足的高素質勞動力與科研潛能;高度分散化的產業群使得企業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時,不斷互相學習、增強產品競爭力。
美國重振制造業:提升制造業效率,推動工業復興
隨著美國經濟不斷回暖,出口與內需增加,制造業再迎春風。2010年起,美國制造業就業人數開始小幅攀升。
美國通用提出“工業互聯網”計劃,倡導產業鏈效率提升。2012年,美國通用率先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其側重點主要在于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使制造業的數據流、硬件、軟件實現智能交互,通過大數據實現智能決策,提升美國制造業生產效率,與美國政府的“再工業化”戰略舉措相呼應,隨后美國制造業與IT巨頭紛紛抱團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將這一概念大力推廣開來。
經過美國通用測算,若生產效率提升1%,美國關鍵產業,包括航空、電力、醫療、鐵路和石油天然氣等,在未來15年內將節省2760億美元的生產成本。美國的“工業互聯網”與“德國工業4.0”本質含義基本相同,但側重有所不同。
“中國制造2025”:加快新興產業發展
基于國情提出中國制造2025,解決制造業現實困難。“中國制造2025”戰略在2015年兩會提出,與德國工業4.0戰略出臺時間較近,因此被看作中國工業4.0計劃。但兩個戰略差異巨大。
從信息化水平看,我國信息化與工業的融合度較低,整體企業尚處于工業2.0到工業3.0過渡的時期。各個行業的信息發展水平不夠均衡,信息化程度存在較高差距。部分行業已經進入工業3.0自動化時代,而少數企業已經進入工業4.0時代。
“中國制造2025”戰略不僅期望推進我國制造業進入工業4.0時代,同時也力圖改變我國低端、粗放、資源依賴性的制造局面,并加速我國信息程度較高的新興產業的發展,提升我國工業自動化程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cdcst56.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